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最新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杏花书院 > 最新动态 > 正文

双十一购物表白秀,让购物成为情感与逻辑的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2025-11-14 浏览量:

购物不只下单,更是一场带着心意的表达,11月13日18:00,杏花书院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培月老师于表达力大厅开展表达力课堂第48期:双十一·心意说购物表白秀。本次活动以电商表达为核心,帮助同学们读懂“购物表白”的底层逻辑,把商品推荐变成传递心意的温暖载体。

从“购物狂欢”到“表达载体”:情感价值的全新定义

消费者与商品的关联度,是建立购物信任的第一步。高老师指出“双十一”早已不是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用商品传递情感的契机。现代消费的本质是需求的升级——用户买的不只是商品功能,更是商品背后的情绪价值、身份认同与情感联结。如学生送朋友零食大礼包,买的不是零食本身,是宿舍追剧时的陪伴感;送家人保暖毛衣,传递的也不只是温暖,是记挂对方冷暖的心意。这让同学们都恍然大悟——原来“购物表白”的第一步,是先把商品从金钱交易变成情感信使。

表达力工具箱:电商直播中的“道”

从战略、心理、修辞、心法四个维度,高老师为同学们细致拆解电商表达的底层逻辑。战略层是“理性+感性”双路径:理性适配功能、价格类商品,比如“考神周边”可强调历年用户错题率降30%;感性对应情感类商品,像Switch游戏机可讲和室友周末联机的回忆。高手会先以感性吸引,比如推荐零食大礼包先讲回宿舍追剧拆快递的快乐,再用一杯奶茶钱换分享的理性对比说服,最后以奖励忙碌的自己的感性收尾,让推荐有温度又有说服力。心理层核心则是设计用户“情绪曲线”:用“毛衣领口为怕冷女生调整3版”引爆期待;中场以“自己试穿两周不起球”建立信任;高潮靠“零食礼包只剩20份”制造紧迫感;结尾用“礼物藏着分享的甜”沉淀情绪,让推荐从枯燥的参数介绍,变成能牵动情绪的沟通。

电商直播中的“术”:从“叫卖”到“交心”

高老师讲到修辞层核心是打磨“视觉化描述”与“隐喻类比”两种语言利器,不说“毛衣很软”,而是“像裹着刚晒好的云朵”;不说“零食便宜”,而是“一杯奶茶的预算,承包一周课间快乐”。高老师指出,把枯燥的说明书变成“造梦机”,用细节让用户“看见”使用场景,效果远胜干巴巴的介绍。同时,不同商品适配不同表达节奏:零食类适合热闹轻快的语气,贴合学生休闲场景;高价值商品则要以优雅的方式传递价值,建立情感联结。心法层则强调角色转变,推荐者要先做用户的“首席体验官”,比如推荐保温杯时,不说“保温好”,而是“我自己用了半个月,早上装的热水到晚上还是温的,试过才敢推荐”;再配合自我揭露,比如“一开始担心杯子沉,实际是轻量材质,装包里没感觉”,这种真实感反而更容易拉近和用户的距离,让诚意比推销词更有感染力。

实战演练:从“知道”到“做到”的表达落地

实战演练环节,信息工程学院张姣姣同学选择推荐“零食大礼包”,她以学生“早八连课后电量告急”的场景切入“往宿舍一瘫,开综艺拆礼包,吃着软糖、嚼着锅巴”,再用“一杯奶茶钱”的价格类比拉近距离。这段逻辑清晰,技巧充实的推荐获得全场掌声,高老师点评道,这段商品推荐既懂学生的心意,又有场景、价格的类比方法,让“购物表白”真正触达人心。在这场“表白秀”的终点,“购物表白”的本质是“用真诚的表达,把商品变成情感的载体”——双十一不只是“买和卖”,更是“传递心意的契机”,而清晰的逻辑、真诚的情感就是让这份心意被接住的关键。

这场“表白秀”活动,不仅让同学懂得购物技巧,而且让他们懂得“好的表达,是站在对方的感受里说真话”。而这份从表达里长出的共情与真诚,在未来终将会成为比任何商品都更珍贵的收获!

(撰稿李晶晶 供稿杏花书院 摄影原窈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