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杏花,书院就仿佛成了同学们的另一个家。为让书院的家文化扎根心底,搭建起新生融入书院的桥梁,让大家在轻松而温馨的书院氛围中开启崭新的生活,9月19日15:00,杏花书院于书院A-B栋之间举办“2025新朋友请入圈”新生入院礼活动,一场独属于家人般的温情就此启幕。

兴趣卡解锁,开启“入圈”初体验
每个人都试图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圈子,来到杏花亦如此,开启了“兴趣圈”探索之旅!“户外运动、快速记忆、语言趣味、拍照摄影”,不同的打卡任务对应着不同的兴趣圈子。同学们需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张,依据卡片提示找到对应摊位,完成NPC发布的特别任务。四种不同的任务,全面锻炼了同学们的记忆、表达、逻辑思考能力。同学们摩拳擦掌,脸上激动而兴奋的情绪让这场活动拥有独特的温度和热闹的氛围。看似不那么简单的任务,但在志同道合小伙伴的协助下,很快便完成了。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坐在同兴趣圈的座位上,双向奔赴的互动初步建立起了同学们对书院的好感。



以心迎新,共筑书院“家文化”
“大学不是目的地的抵达,而是生命版图的勇敢拓荒,在杏花书院去玩、去疯、去闹、去爱、去折腾,去思考、去感受、去体验,去勇敢地表达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成为那个连你自己都惊叹的模样吧。”杏花书院综合办主任聂宁登台致辞,并以时间、试错、团队三个话题为同学们送上寄语,鼓励大家在信院友好地为所欲为,放肆地野蛮生长。




仪式感拉满,共启书院新征程
彩色的气球,在蓝天映衬下随风飘舞。书院发展导师王丕达、王浩天与新生代表共同登上舞台带来仪式感爆棚的“气球礼盒开启仪式”,两位老师携手揭开这份专属2025级新生的惊喜,几束漂亮的气球飞上天空,友好地为所欲为,放肆地野蛮生长,寄托着书院对新生们的殷切祝福与美好憧憬。
一枚徽章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与书院的情感联结。而从杏花书院发展导师于叶璠老师手中接过这枚徽章,也代表着2025级新生正式开启属于杏花的书院生活新篇章。宣读入院誓词,让同学们的集体归属感瞬间被唤醒。“今天,我走进杏花书院。让表达浸润日常,在书院见证成长。在这里,和同路人一起探索、一起发光。若心怀热爱,便全力锤炼本领;若已然擅长,便尽情乐在其中。”整齐而坚定的誓言,是2025级新生的初心,也是共同守护“家文化”的开始。精心准备的互动抽奖,让普通的周五下午充满了惊喜。也许,大学生活就是这样,总在不经意间收获生活的小确幸。




盲盒寄期许,封存初见的感动
在“记忆盲盒”制作环节,新生们围坐桌前,他们提笔写下对同桌伙伴的初见印象——或许是对方友善的笑容、轻声的问候,或是共同分享的小小心意,与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期待,无论是学业上的突破、兴趣里的探索,还是新友谊的缔结,全部倾注于文字之中。写完后折叠信纸,小心投入盲盒封存,仿佛将此刻的纯粹与美好妥善珍藏。待未来某一天开启盲盒时,这些文字将带大家重新回望入学之初的这份感动与期许。整个提笔书写的过程,没有喧嚣,只有笔尖与纸张的轻响,满是温馨与真挚,为这场意义非凡的入院礼,画上了一个温暖而圆满的句号。






从兴趣圈的解锁到入院礼的仪式感,从记忆盲盒的制作到抽奖环节的惊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书院对新生的关怀与期待。未来,杏花书院将继续以“家文化”为内核,为学生搭建更多交流与成长的平台,助力每一位同学在兴趣中探索、在集体中成长,在杏花书院收获温暖与精彩,书写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篇章!
师生心得:
这场以“圈”为核心的新生入院礼,从暑假的反复推敲,到9月19日的温暖落幕,在全新学生组织的共同努力与新生的热情奔赴中圆满收官。筹备阶段,我们以“沉浸式入圈”为核心打磨细节;活动现场,看到新生入场抽卡寻圈时的好奇张望、手写记忆盲盒时的专注真诚,我们觉得所有付出都有了值得的答案。真心期盼大家在“阿信”怀抱里大胆探索、尽情感受、勇敢表达——我们会一直在这里,做你们成长路上的守护者。
——杏花书院发展导师 于叶璠
参加杏花书院入院礼,我收获满满。抽取兴趣圈卡片,完成语言趣味绕口令任务,让我结识了同好;入院仪式中,聂宁老师分享杏花表达力精神,两位发展导师共同开启盲盒气球,每一环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书院的文化与温度,身份认同感油然而生。制作专属盲盒,封存初印象,更添一份对未来的期待。这场入院礼,让我融入集体,也点燃了我在书院探索兴趣、成长蜕变的热情。
——信息工程学院 计科(对口)2501 董瀚琪
作为“2025新朋友请入圈”入院礼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活动让我满是感动。我真切感受到书院“家文化”的传递。这场活动不仅帮新生快速融入,也让我更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用细致服务为新生搭建温暖桥梁。未来,我会继续以热忱助力书院活动,守护每一份成长的美好。
——杏花书院学生会 李志乐
(撰稿:李晶晶 供稿:杏花书院 摄影:杏花书院品牌营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