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最新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毣谷书院 > 最新动态 > 正文

理工男生指尖“串”甜蜜,立冬暖意漾心间

发布日期:2025-10-31 浏览量:

阳光穿过的糖壳,包裹着酸甜心事,一口脆甜撞碎寒意,这才是入冬该有的郑重与浪漫!“山楂要去核,熬糖得小火慢搅,温度差一点都不行!”作为理工科学生的毣谷书院全生异科导师高雅姝老师与智工青年于10月30日13:00—14:00在毣谷书院共享厨房共同开启了一场独具匠心的“理工男生指尖‘串’甜蜜,立冬暖意漾心间”手作活动。平日里与代码、机械打交道的理工科男生们,化身“手工达人”,不仅玩转传统山楂糖葫芦,更用香蕉、橘子、葡萄、提子、圣女果等水果解锁创意——拼网红玫瑰、捏呆萌“小怪兽”、串彩色“水果串”,用指尖巧思为立冬裹上一层甜蜜暖意。

活动台面上,两排食材格外吸睛:一边是颗颗饱满的山楂,早已洗净沥干等待“变身”;另一边是切好的香蕉段、剥瓣的橘子和串成串的青提,色彩鲜亮如同打翻了调色盘。高老师提前备好去核器、熬糖锅,还特意带来了自己在家试做的传统山楂糖葫芦当“样品”。“传统糖葫芦讲究‘糖脆不粘牙’,熬糖时温度要控制在160度左右,就像你们做实验时设定的关键参数,差一点都不行。”高老师拿起一串裹着琥珀色糖霜的山楂糖葫芦示范,咬开时的清脆声响,机制2302李哲新自称“李师傅”模仿起来,瞬间勾起了男生们的兴趣。


一口嘎嘣脆,半分酸来半分甜,这串糖葫芦,是跨越四季都戒不掉的舌尖偏爱。男生们的创造力在现场彻底“爆发”:有人走“精致路线”,用圣女果当花心、橘子瓣作花瓣,层层叠出一朵娇艳的“水果玫瑰”,裹上糖霜后像缀满碎钻;有人偏爱“萌系风格”,把葡萄串成圆滚滚的“身体”,再粘两颗黑色糖珠当眼睛,最后插一瓣橘子当“小帽子”,秒变咧嘴笑的“糖葫芦怪兽”;调试造型时,男生们尽显理工特质:水果间距不对,就用尺子比着量;糖霜裹得不均匀,就琢磨着调整转动竹签的速度。“老师您看,我这串‘彩虹糖葫芦’,每颗水果间距都是2厘米,和电路元件的安装精度一样!”李哲新举着作品请教,高老师笑着调侃:“比装电路多了份甜,必须给满分!”

互动间满是暖心细节:有同学给山楂去核时不小心划伤手指,旁边的同学立刻递上创可贴,还主动帮他完成剩下的山楂串;高老师发现有同学熬糖时开火太大,赶紧上前调低火候,“熬糖和你们调试传感器一样,要实时观察、及时调整”;就连一开始腼腆的男生,也在看到大家的创意作品后主动加入,拿着竹签尝试串起属于自己的“山楂鲜果组合”。酸甜的糖香里,夹杂着“你的山楂串糖霜好亮”“我这个提子山楂串太好吃了”的赞叹,原本略显严肃的理工男生们,脸上都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以前只在街边买过山楂糖葫芦,没想到自己做更有成就感!”贾丽举着一串传统山楂糖葫芦,糖霜还泛着微光,“立冬吃着自己做的糖葫芦,酸甜里都是暖乎乎的感觉。”高老师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专注力,也让他们感受到,理工科的世界里,既有精准的公式与逻辑,也有传统美食与创意搭配的温情。看着他们从手忙脚乱到做出满意的作品,这份快乐比任何知识点都更有感染力。”

理科心跳与艺术热爱同频共振!我深感传统技艺与创意的完美结合,和小伙伴一起做糖葫芦太欢乐啦!“最惊喜的乐趣,是发现自己的‘创造潜力’。从前觉得做手工是‘手残党’的禁区,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作品’,连味道都比买得更香甜,满是分享与创造的快乐!”

——机制2305徐慧

(撰稿:高雅姝 供稿:毣谷书院 摄影:高雅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