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最新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箕城书院 > 最新动态 > 正文

“阅”过死亡长廊 在生命边缘坚强《活着》 ——箕城书院举办“阅·思·达”七点荐书会

发布日期:2024-05-14 浏览量:

脚步难以行及,“文”可载而道之。5月13日,在箕城书院第3期“阅·思·达”七点荐书会活动中,教师发展中心高瑞洁老师带领同学们共读《活着》,感受生活的世事无常与无奈,领悟人在苦难面前的坚韧而顽强。

师荐《活着》 纪实笔调朴实而伟大

高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推荐这本书的缘由,“《活着》这本书赚干了自己的眼泪,书中从一个热闹的家庭到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其中展现了人世的冷暖无常,道尽了生活的无奈与不幸。”老师回忆道从大学时期第一次接触《活着》时就被余华老师的文笔所深深吸引,和无数难懂的“经典”比起来,更容易被普罗大众读懂的《活着》便是她最想推荐的书。

生命“悲”歌 苦难铸就顽强和坚韧

而后高老师从余华名字的由来、美国民歌《老黑奴》中的启发、江南少年福贵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和书中的主要人物妻子家珍、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女婿二喜、外孙小苦根由表及里逐层剖析,为同学们展开一篇丰满秀丽的文学绘卷。在本书的众多意象中,老师认为最为意难平的当属小苦根的死,“当一位新生代的萌芽倒在墙角下的那一刻,所有的未来都成为虚妄,就连七八点钟的太阳都暗淡了不少!”然而尽管历经苦难与失去,福贵在结局中依然表现出生命独有的坚强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一结局既表达了生命的难能可贵,也展现了在天灾人祸面前也不得不顺其自然,被迫坚韧和“长大”。

求索真知 命虽贫贱而生者自强

“家人一个接一个的逝去,福贵是否已对生活麻木?”“人是为本身而活着还是为客观事物活着?”高老师让大家仔细思考,并引导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目标、职业规划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份私人定制的答案,而后高老师分享自己的经历:从上中学开始积极参加活动到大学在社团中成长,后来第一次打工到保研后难熬的北漂,一次次磨练才让自己投入到教师事业教书育人,虽然说一路走来数北漂的日子最奔波劳累,但是对她来说这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碎片;她和引用挚友在得知病情时没有放弃积极治疗,在一次次病魔反复折磨中一次次抗争,最终痊愈的例子,引导同学们感受生命的顽强、坚持的难能可贵。

“活着,看似走向了一条艰苦的路,其实也是走向了幸福的路”。高老师用一句话提醒同学们有苦难映衬,幸福才显得万众瞩目。本次活动借《活着》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展示了人类在苦难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生活明朗,万物可爱,愿同学们热爱生活,生而无畏,即使强难如雨倾落,亦能挥剑直指苍穹。

(撰稿:杨晓荣 马欣茹 供稿:箕城书院 摄影:孙文轩 汤建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