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课堂,会擦出怎样的火花?4月9日15:00,白燕书院于上河书院208房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曲艺”课堂活动,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带领同学们走进曲艺的世界,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笑声不断,掌声连连,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
曲艺初体验:在游戏中感受艺术魅力
走进活动现场,同学们拿到一张“九宫格”纸,好奇不已。主持人房雨箬开场后,曲艺社社长庞恺登场,解释了这张纸的用途——“曲艺井字棋”游戏。游戏包含10个作品名称,涵盖经典曲艺、电影、小品和音乐,目标是让经典曲艺名称连成一行。在庞恺的引导下,同学们迅速投入游戏,现场气氛热烈。


游戏结束后,庞恺介绍了相声的起源,指出相声起源于北京,已有150多年历史。相声最初是艺人在空地上表演,全凭一张嘴吸引观众,靠真本事吃饭。表演形式包括对口相声、单口相声和群口相声,而“说、学、逗、唱”则是相声的四门基本功。庞恺结合大屏幕上的作品名称,详细介绍了经典曲艺作品,如《扒马褂》通过“帮闲”为少爷圆谎展现语言技巧,《大西厢》浓缩了《西厢记》的经典唱段,《珍珠翡翠白玉汤》讽刺了“地位决定品味”的社会现象等。通过庞恺的讲解,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经典曲艺作品的独特魅力。

深入探索:填语境与尾对尾的智慧碰撞
在同学们对曲艺有了初步了解后,活动进入了“曲艺填语境”环节。大屏幕上展示了一段3分钟的相声台词,其中部分语句被删除,需要同学们根据台词内容选出最合适的语句填入空白处。庞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现场气氛再次活跃起来。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通过填空游戏进一步学习了曲艺中的语言技巧。例如,填空题中的“倒装语”“缩略语”“回文”等语言技巧,让同学们在欢笑中体会到了曲艺的魅力。庞恺还为同学们讲解了每个选项的正确答案和原因,让大家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曲艺的理解。


紧接着,活动进入了“曲艺尾对尾”环节。主持人展示了几个经典的曲艺结尾,让同学们从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结尾。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领略风采:相声表演的现场魅力
在同学们还沉浸在曲艺填语境和尾对尾的互动中时,活动进入了高潮环节。葛振飞和杨帅帅同学登台,带来了一段生动的对口相声《时间管理大师》。两位同学一上台就凭借幽默诙谐的语言和默契的配合,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葛振飞扮演的“时间管理大师”和杨帅帅扮演的“普通打工人”一开口就逗得大家前仰后合。他们的表演不仅再现了传统相声的经典包袱,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让同学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了曲艺艺术的鲜活生命力。台下掌声、笑声此起彼伏,同学们完全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不时跟着节奏鼓掌叫好,逼的台下满堂彩。





感悟:
“这次曲艺课堂真的太有趣了!通过游戏和互动,我不仅了解了曲艺的起源和经典作品,还学习到了很多语言技巧。庞恺的讲解生动有趣,让我对曲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学校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欢乐中学习传统文化。”
——数字2403 闫佳苗
“我之前对曲艺了解不多,但通过这次活动,我被深深吸引。那些经典作品的故事和语言技巧让我大开眼界。葛振飞和杨帅帅的表演也让我感受到了曲艺的魅力。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多学,感受曲艺的更多魅力。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多学,感受曲艺的魅力。”
——资产2401 葛振菲
供稿:白燕书院
撰稿:师金阳
摄影:黄伊萱 孟舒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