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最新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无边书院 > 最新动态 > 正文

琢玉簪尖藏雅韵,与边边一起解锁国风手作重启路——【造生活】第60期:指尖琢玉,簪藏雅韵

发布日期:2025-10-18 浏览量:

玲珑云髻生花样 飘摇凤钗映霞光,在木棉·布艺工坊的一勾一缀里,非遗匠心与青春巧思于簪头珠翠间,正续写东方美学的当代诗行。10月17日15:00,无边书院于203木棉·布艺工坊举办了【造生活】第60期:指尖琢玉,簪藏雅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国风发簪的DIY创作,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了非遗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交融,领略到国风手作的独特魅力。

匠心初绽:为一场国风之约的全力以赴

活动伊始,主持人任珂琳同学介绍发簪的悠久历史,她从新石器时代发簪的原始形态讲起,介绍其如何从骨、石、木等天然材质,逐渐演变为兼具实用与审美意义的饰物,并以单棍簪、发钗、步摇、插梳四种常见簪子举例,阐释发簪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意涵。任同学指出,发簪不仅作为梳理与固定发髻的工具,更承载着中式美学与千年风华,其制作本身也是值得传承的非遗技艺之一。随后,工作人员逐一发放提前精心筛选出的银簪胚、玛瑙珠、流苏等制作材料,为接下来的创作环节打下基础。

指尖生花:当青春创意邂逅千年簪艺

在工坊温暖的灯光中,十位同学化身为“簪子设计师”,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从固定簪体基础结构开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为银簪胚塑形,构筑每一支发簪的“骨架”,指尖满是对传统工艺的敬畏。随后,进入创意设计环节,同学们将玛瑙珠与银簪巧妙搭配,色彩碰撞间营造出复古韵味,流苏的点缀更添灵动气息。有人参考古典样式,复原传统之美;也有人融入现代审美,设计出别具一格的造型。现场气氛专注而热烈,同学们在创作中交流珠饰搭配与花型设计等心得,在指尖流转中,将青春创意与千年簪艺完美融合。这场沉浸式非遗体验,既让同学们掌握了发簪制作技艺,也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同学们对国风美学的理解。

雅韵留痕:让非遗传承在校园生根发芽

活动尾声,同学们手持亲手制作的发簪合影留念。这些作品或清丽婉约,如江南烟雨;或华美端庄,似宫苑风华,每一件都承载着创作者对国风美学的理解与表达。“以手作感知文化,以创意激活传统”的模式,也为校园非遗传承开辟了一条新颖且有效的路径,让国风之美在当代青年的指尖不断延续、生生不息。

同学有话说:

参加这个活动,我从固定簪体到搭配玛瑙珠、流苏,亲手做出了专属发簪。不仅学会了传统工艺技法,还在交流中感受到国风美学的魅力,从对古装剧发簪的“远观”到亲手创作,我对非遗文化和手工创作有了全新的热爱与收获。

——市场营销2502王玉莹

(撰稿:闻佳雪 丁崇洲 供稿:无边书院 摄影:胡倩倩 王梦周 成家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