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最新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无边书院 > 最新动态 > 正文

“边边”的限定初见:无边书院2025级新生入院仪式 让家的归属感扎根成长

发布日期:2025-09-26 浏览量:

茫茫人海,与边边在此相逢;青春正好,我和你的故事即将开始;翘首以盼,只等25级小萌新来。9月26日,无边书院举办限定初见·2025级新生入院仪式。本次入院仪式,边边向小萌新传递学校的发展理念与文化、深入践行“学习在学院,生活在书院”双院制特色,将阿信的育人理念、书院的文化内核融入书院的五层立体空间让小萌新充分感受来自书院家的温暖。

我带新生游书院:送你一张立体地图

“学弟学妹们,请往这边走。”手持导游旗的书院导游任珂琳同学,引导新生走进无边书院。步入“BIAN花房”,学长学姐亲手培育的绿植舒展枝叶,无声传递着“接手即担当”的温暖接力。转角来到零卡·轻食工坊,“净归还”规则清晰可见——餐具清洁归位,于细微处践行“生活即教育”。锯木声与打磨声将大家吸引至鲁班·木艺工坊,这里让创意落地。隔壁木棉·布艺工坊里,废旧布料经巧手缝制,变身可爱挂件和实用布袋,让“节俭惜物”在一针一线中扎根心间。息壤·土壤研究工坊中,亲身感受科学育苗,在“双手沾泥”中理解生命与食物之源,体悟对自然的敬畏。一路走来,“责任力与劳动教育”主线贯穿始终,“劳动创造价值,责任赋能成长”的种子已悄然种下——从今天起,你们不是访客,而是共建书院社区的新主人。

我邀新生入家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抱一抱”

“恭喜你,成为无边er!”在书院的宣传片里,师生们的笑脸与特色工坊的风采,共同勾勒出“家”的模样,也让人感受到“边边”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无边书院大家长任爱玲老师对晋中信息学院书院制进行了深入解读,对无边书院功能空间及活动体系进行详细介绍,清晰传递了“学习在学院,生活在书院”的双院制育人理念。学长代表宋冠桦眼中闪着光,笑着说:“‘边边’教会我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新生代表薛冉站上讲台,言语间充满朝气与坚定:“书院的学长帮我搬行李,还带我抽取迎新盲盒。当指尖触到那枚印着‘边小葵’的钥匙扣时,它成了我在书院认识的第一个‘小玩伴’。”在相遇与守望中,“让每一个生命都完整生长”的愿景持续绽放可能。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学工副院长范彦老师为新生一一佩戴徽章,徽章轻落胸前,是“无边人”身份的正式加冕。后勤处处长吕常久老师则送上了来自无边书院的一封家书,当你们跨过“无边门”,便是我们最牵挂的新家人。晋中信息学院副校长傅永林的到来,更让现场氛围增添了一份厚重与期待。傅校长以“三个三”寄语新生:多说、多写、多参与;用足师资、用足场地、用足平台;做人有情有义,做事有板有眼,说话有根有据,在大学中踏实成长。当《阿信的时光》旋律响起,那是属于“家人”的认同,是对共同体的温暖接纳,也成为“我们同是无边人”的坚定约定。

我给新生送祝福:送你“团圆”与“安心”

“捏出团圆味,编出安心感!”在零卡·轻食工坊与鲁班·木艺工坊中,两场手作活动正温暖开展。这不仅是入院仪式活动体验,更是书院以“非遗文化”为纽带,将祝福融入劳动教育的生动课堂。零卡·轻食工坊中,小萌新们学习制作冰皮月饼,从揉面到压模,双手合作、互相协助,在点滴细节里体会“集体的温度源于每个人的用心”。鲁班·木艺工坊里,竹丝在指尖穿梭,尽管手法生疏、需要反复尝试,但每一次调整都是对注意力的锻炼,也让“安心”逐渐从指尖沁入心底。活动没有设置竞争性的评选,而是温柔地“看见”每一份创意与努力,让同学们在被认可中建立自信。同学们将亲手做的月饼和竹编送给师长伙伴,让“团圆”的心意和“安心”的祝福,通过分享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让“劳动创造幸福”在传递中加倍,最终让“团圆与安心”的祝福,成为新生“扎根书院、自信成长”的精神养分。

入院礼大幕虽落下,但小萌新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限定初见·2025级新生入院仪式让新生理解书院文化,感受独属于边边的仪式感和归属感,一起爱上无边、爱上可能的自己!

小萌新有话说:

跟着任珂琳学姐逛书院,BIAN花房的绿植叶片上还沾着水珠,她轻声说“这是学长学姐们传下来的‘责任’”。到木棉·布艺工坊时,她拿起一个布偶说“看,旧布料也能变可爱”,这些小细节像暖阳,让我一下爱上了这个有温度的地方。

——智能工程学院 无边书院 冯禹潼

范彦老师给我戴徽章时,轻轻帮我理了理衣领,说“欢迎成为‘无边人’”。徽章贴在胸前,有点凉,心里却热烘烘的。看着周围同学和我一样别着徽章的笑脸,忽然觉得,从这一刻起,我在书院有了“家”的身份。

——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无边书院 王雅甜

(撰稿、供稿、摄影:无边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