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最新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青藤书院 > 最新动态 > 正文

平常人也能做非常事的“发呆哲学”——青藤书院举办“读懂他/她的范儿”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18 浏览量:

当多数人被信息洪流裹挟时,张一鸣却从地铁上的“发呆”中发现了用户需求的黄金法则。4月17日19:00,青藤书院于102 大咖·故事里举办“读懂他/她的范儿(第43期)”系列活动。书院发展导师杨佳琦用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的故事为例,读懂其各种“发呆”背后将碎片化观察转为深度思考的方式。

地铁“发呆” 洞察需求萌芽

“真正的创新者,都是‘结构化发呆’的高手。”活动伊始,杨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启十几秒的“发呆”体验,但多数同学往往会闪过学习、待办事项等生活与工作的种种琐碎,无法让脑袋空闲地享受“发呆”,杨老师补充道:“正是这种常被视为‘浪费’的发呆能力,成就了张一鸣和他的商业帝国。”张一鸣在北京地铁“发呆”时,敏锐观察到多数乘客看手机时的滑动频率、表情变化等与内容相关的行为细节。基于这些观察,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契合用户使用习惯的算法,优化内容推荐机制,使今日头条能精准匹配用户兴趣,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范式。这一创新灵感源于日常,却深刻改变了信息行业的格局。

抖音“深耕” 解锁商业密码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领域脱颖而出?”张一鸣给出的答案是深度“发呆”与洞察。在短视频竞争白热化的阶段,他要求团队连续30天,每天投入2小时分析1000个用户使用视频的行为数据。在张一鸣“价值发呆四步法”的实践中,团队通过深度钻研发现了视频完播率、分类层级、操作步骤等因素往往更容易影响用户流失等问题,与此同时抖音针对性地开发特色功能,实现快速崛起。这背后是张一鸣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更印证了“最伟大的创新,往往始于对平凡生活的重新审视”这一理念。

危机“沉思” 逆势寻得出路

当字节跳动遭遇重大危机时,张一鸣选择“主动发呆”,带领团队冷静剖析局势。他们深入分析市场环境与自身优劣势,创新性推出合拍模式,将互动转化为内容核心;引入挑战机制,以游戏化形式替代传统转发。这些功能的推出,助力字节跳动实现逆势增长,成功突破困境。张一鸣在危机中展现的冷静与智慧,不仅为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也为创业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危机管理课。杨老师总结道:“危机时刻,张一鸣的思考方式为企业指明方向。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创意,或许就诞生于日常的‘发呆’之中。在困境中沉淀思绪,往往能找到破局的关键。”

当多数人疲于追逐流量与速度时,张一鸣用“结构化发呆”证明: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对日常细节的凝视与思考。他的创业故事,为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注入一剂清醒剂。“张一鸣的‘发呆哲学’教会我们,创新不是与时间赛跑,而是与惯性对抗。”或许下一次地铁通勤时,当你放下手机、开始观察周遭的皱眉与叹息,那个价值百亿的灵感,正悄然生长于你的“发呆”瞬间。通过杨佳琦老师的深入解读,不仅刷新了同学们对创业的认知,更启发了对个人成长的深度思考。

我在生活中常常会陷入盲目忙碌的误区。张一鸣的“发呆哲学”让我意识到,与其被推着走,不如学会留出“发呆时间”——每天抽半小时,专注思考自己的长期目标,实现深度思考,记录对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的系统性思考,培养真正的决策能力。

——人工智能2401班 杨轲超

在信息过载的现在,张一鸣的“发呆哲学”尤为珍贵。这场大咖阅读活动让我明白,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深度思考之后。创业不是盲目的奋斗,而是需要在快节奏中保持清醒的判断力,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并掌握的。

——网工2401班 李鸿毅

(撰稿:盖东玲 李怡瑶 摄影:郭宇飞 供稿:青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