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杏花书院通过融合理性与感性元素的活动,以语言逻辑为利刃,剖析表达的内在肌理,以音乐剧歌声为媒介,唤醒舞台艺术独特韵律,帮助同学们从不同维度提升表达能力,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逻辑思维·语言背后的思维密码
3月19日13:00,杏花书院邀请创意写作学院的王绍燕老师在杏花书院表达力大厅就语言表达中的逻辑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为同学们解开语言逻辑背后的秘密。


一句话的漏洞,可能藏着一整个逻辑黑洞。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习惯于用表情包和碎片化文字沟通,但缺乏逻辑支撑的语言,就像没有骨架的躯壳,终将坍塌。王绍燕老师以美国小学生入学题中的“类比推理”、公务员行测题中的“真假命题”为案例,层层拆解逻辑思维的运作机制,并告诉同学们逻辑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让表达扎根现实的锚点。在活动中,王老师从“外卖差评中的以偏概全”到“网络争论中的偷换概念”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场景,让同学们在熟悉的场景中理解逻辑错误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并指出,逻辑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让表达扎根现实的锚点,要规避逻辑错误需要进行思维的刻意练习,只有让逻辑有章可循,语言才能真正有力。


音乐剧·演唱中的语气感革命
3月18日14:00,杏花书院邀请艺术教育中心黄加加老师于表达力大厅开展杏花艺枝第27期:音乐剧独特的魅力——演唱中的语气感。本次活动,黄老师以《剧院魅影》中魅影的嘶吼为引,生动地阐述了音乐剧歌声的独特魅力,并带领同学们走进音乐剧的前世今生。让同学们意识到音乐剧不仅仅是旋律的堆砌,更是角色灵魂的震颤。


活动中,黄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音乐剧从19世纪末在英国诞生至今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作品中流行乐与古典戏剧的完美融合。她将音乐剧形象地比喻为“都市文化的万花筒”,并指出“歌剧是神性的仰望,音乐剧是人性的呐喊”。在讲解过程中,黄老师聚焦于三大唱法:belt强声的爆发力、mix混声的层次感与legit类美声的典雅性,并现场演绎了《悲惨世界》中芳汀的悲泣片段,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剧演唱中语气感的丰富表现力。她总结道:“音乐剧的演唱让歌词从‘听见’变成‘看见’,让观众透过声音触摸角色的心跳。”


理性与感性,逻辑与艺术,看似对立的维度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周,同学们在杏花书院举办的系列活动中,以艺术为情感赋形,用逻辑为语言铸剑,通过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表达训练,不断拓展自我综合素养。未来,杏花书院将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同学们在表达之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撰稿:郭嘉翔 供稿:杏花书院 摄影:杏花书院品牌营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