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科学是人类智慧的两面,向外观照宇宙万物,向内叩问人性、灵魂。9月25日13:00,杏花书院在表达力大厅开展第48期开讲啦:文学中的物理旅行活动。本次讲座由王绍燕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寻中国古典诗歌蕴含的物理现象,感受文学和物理碰撞的火花。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意境。而物理学,则是探索自然界物质构成、运动规律及相互作用的科学殿堂。在日常品味这些诗词佳作时,我们是否曾深入思考过其中所描绘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的物理规律呢?王绍燕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引领着同学们一同走进诗词与物理的交汇世界,探索那些被文字美化了的自然法则与奥秘。
王绍燕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讲解,引导听众们重新审视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蒹葭》的朦胧、《短歌行》的豪迈,在同学们的记忆中或许已根深蒂固,但其中蕴含的物理学奥秘却往往被忽视。王老师巧妙地举例道:“譬如‘朝露待日晞’,清晨时分,植物叶片上晶莹剔透的露珠,正是空气中饱和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的美妙展现。而‘日出江花红胜火’,这绚烂景象的背后,实则是因为在雾气缭绕的清晨,波长较长的红光凭借其卓越的衍射能力,能够穿透薄雾,更多地进入我们的眼帘,使得江畔的花朵在晨光中更显火红。”王老师的话语,让同学们意识到,即便是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佳句,也蕴藏着等待我们去发现的物理之美。
诗词中不仅描绘了人间百态,更不经意间记录了宇宙的浩瀚与存在,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令人叹为观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也蕴含了深刻的物理学原理——地球自转带来的日行万里之感,以及人类探索宇宙边界的无限遐想,“一千河”则是对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广袤无垠的诗意描绘。王绍燕老师还探讨了诗词中关于天气的描写与物理学的紧密联系,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为例,生动讲述了乌云形成、气流运动、雷声电光等自然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让同学们们在文学与物理的交融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与无穷魅力。
在王绍燕老师的精彩讲解下,同学们不仅领略了那些壮丽自然景象背后的物理学奥秘,更深刻体会到了文学与物理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独特魅力。这场知识的盛宴,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在文学与科学的双重美感之中,心灵得到了滋养。
(撰稿:李菁欣 供稿:杏花书院 摄影:杏花书院品牌营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