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 College community

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

【寻迹大咖·书评】在品读经典中提升自我 积聚力量

发布日期:2021-09-15 浏览量:

编者的话:自我校启动“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以来,各部门积极组织师生进行常态化阅读互动,各学院、书院开展多形式、多维度、多路径的阅读交流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师生阅读热情,在对大咖经验的思考、交流、碰撞、探讨中寻觅商业成功之道。创意写作学院在本次活动中通过阅读雷军、乔布斯、董明珠、任正非、周鸿祎等商业大咖的个人传记,从多元化视角分享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个人感悟。

有规划才能让梦想启航

(创意写作学院许建霞 阅读书目《雷军传》)

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雷军传》,也许并没有过很久,但是我的心绪思想跟着这本书游历了很久,读了很多人生的故事,经历了商场波云诡谲和成败的风浪起伏,也就觉得过了很久,这应该就是阅读过程中,文本时间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

【寻迹大咖·书评】在品读经典中提升自我 积聚力量

雷军是18岁读武汉大学,23岁入职金山软件,典型的劳模和老好人。他在大学时候读过一本名为《硅谷之火》的书,就如同被绝世大侠赠送了武林秘籍一样点燃了创业的梦想。很巧,我们学校开展了大咖阅读计划,赠送给学生们这个大礼包,就如同当年命运赠送给雷军武林秘籍一样。梦想,正是在肯拼搏的年纪被点燃;雄心,也是在正青春的时候被激励。这个阅读计划,不知道将会点燃多少未来的企业家的雄心和壮志。

有人说,成功者不会将自己真正成功的秘诀写在传记里。这个观点未尝不是井底之蛙的错觉。没有一个成功者能够科学地解释清楚,自己有哪些品质和选择成就了自己,但是尽管如此,阅读大咖们的人生传记,我们依然能够在提炼他们共同点的时候,找到他们成功的秘密武器。或者说,虽然成功不可的复制,人生也没有所谓的捷径,但是这些优点至少能够激励我们面对未来的不平衡和不顺利。所以我从雷军身上总结了下面五个优点,来激励自己面对未来,勇担使命。

首先,要有梦想。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这个优点,坚持梦想,照亮未来。只不过普通人都像纳兰性德所说的“从前壮志,都以堕尽”,向生活的琐碎和俗尘的现实缴械投降,而雷军在40岁的时候还没有磨灭他的梦想,于是他开创了小米。其次是持之以恒。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这就是告诉我们成功者需要持之以恒,甚至永不忘初心。雷军正是因为至今都坚持自己创业的梦想,坚持喊来了胜利。再次,要勤奋。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勤奋。俗称工作狂。他们把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事业和工作,无一例外。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前就是工作狂。然后是自律。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享乐很多,选择和很多,因此能够自律才能保持初心。雷军同样是个自律的人。自律让雷军能够保证长时间将精力付诸事业。最后是规划。这是雷军有别于其他成功者的主要特点。他是一个天资聪慧、目标明确、一步一个脚印的成功者。

用一句话总结《雷军传》的精髓:人因梦想而伟大,因规划而精彩。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经历过多次失败仍然雄心不改,最终成就了世界500强。这就是雷军告诉我们的成功密码,也是我们阅读这本书最宝贵的经验。

棱镜中的乔布斯

(创意写作学院贾墨冰 阅读书目《史蒂夫·乔布斯传》)

艾萨克森所著的《史蒂夫·乔布斯传》被认为是关于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的一部权威传记,但即使是在这部传记中,你也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乔布斯,他依然身处重重迷雾之中,就像被无数个谜所包裹的最后一个谜,又像是棱镜中一个颜色鲜明但形象模糊的侧影。

【寻迹大咖·书评】在品读经典中提升自我 积聚力量

世人对乔布斯的误解或误读一直在进行中,因为他已经成为一个商业传奇,而传奇在很多程度上就是被误读的结果。比如艾萨克森在书中写道,很多人都认为苹果公司的标志是为致敬吃了浸过氰化物的苹果而死去的英国计算机先驱图灵,但乔布斯却说不是,尽管他说他希望自己曾经考虑过这一点,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一例子清晰地说明世人对于那些带有传奇性质的公司和人物赋予了怎样的浪漫想象和集体情感投射。

在这种多重解读和阐释的局面下,即使乔布斯本身不是一个谜,大众也会把他创造成一个谜,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大众的眼光和苹果的拥趸共同发明了乔布斯这个人。

一九七六年,苹果公司诞生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

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自家车库永远是一个充满私密故事的地方或者说代表着某一段刻骨铭心的个人经历,比如第一次初吻可能就发生在夏夜的车库中,比如少年们组建的第一支摇滚乐队就诞生在那间老旧的车库里,比如车库也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年人仅存的冥想之地……但乔布斯却在车库里创立了一家伟大的公司,毫无疑问,这家公司在未来改变了整个世界并且重新定义了新一代的电脑文化内涵。

他家的那间车库对于苹果拥趸来说,无异于一处圣地,但乔布斯却从来没有朝圣过什么,他真正需要的是自我建立,而非拜谒。因此,世界上只有一个乔布斯。

乔布斯的成功被那些平庸的人们认为是技术的胜利,但乔布斯对自己的成功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人文对于苹果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无论技术怎样发展和变形,人文始终是使一个公司或科研人员保持高度创造力的触发或推动因素。因此,乔布斯认为常春藤名校的毕业生未必是苹果公司所需要的运营人才,他希望自己公司的工作人员既是科学家,也是音乐家、诗人和艺术家,甚至可以是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这是乔布斯的高明之处,他或许比世界上所有人都明白只有来自于人文的温暖而感性的力量才能使技术变得更为炫目并且具有一种人性的魅力,而不是只能散发出一股冷冰冰的机械味道。

从这个角度来看,乔布斯不大像一家伟大公司的创始人,而更像一个饱含激情的艺术家,而且在他身上还具有一种革命者的气质以及对于技术的真挚热爱和冷峻审视——这双重的相互悖逆的态度构成了他的技术价值观。

乔布斯最终没能战胜癌症,当他离世时依然具有一种他自己独有的坚毅而英俊的轮廓。乔布斯和所有人一样,终究欠大自然或上帝一个死亡,只是或早或迟而已,但他却从未欠过平庸任何东西。

虽然世人不可能完全了解乔布斯,他离世多年后其实依然生活在棱镜当中,每个人看到的他都只是他的一部分或者只是人们眼中的那部分,但世人最基本的共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乔布斯是一个创造者,而非一个技术的仆人和操弄者。

如果将乔布斯看待得更文学化一点,那他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

或者说他更接近于一种人文性的技术图腾。

他具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精神指向,但他最终却将它们不可思议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就像那些人类历史上的非凡人物一样,又一次完美地称出了理想的分量。

天地人和 有容乃大

(创意写作学院徐妹芳 阅读书目《创始人手记》)

20万字,对一个创造了中国庞大酒店连锁帝国的创始人来讲,确实道不尽其创业之路之万一。看到这本书“天—地—人”的构架,仿佛不是在看一个企业家的创业史,而是看在《孙子兵法》,天地人和之道被季琦用干脆利落的笔法简单道来,既切中要害,也醍醐灌顶。

如果你有过出行和订房经历,就不可能不知道汉庭、如家、全季,在全季酒店的房间里,每个床头柜都摆放了一本《创始人手记》,我曾经在出行时短暂地翻看过,对季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但转念一想,一个成功的酒店集团创始人,一个财富市值超三百亿的商业翘楚,对我这样的普通人又有什么可借鉴的呢?仔细阅读后发现,这是一个既具商业视野,又有人文情怀的实实在在的人,通读全篇,悟出一个道理,也是季琦在书中反复提到的:形而上决定了形而下,创始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所创始企业的高度和未来。

【寻迹大咖·书评】在品读经典中提升自我 积聚力量

“天”部着墨不多,但颇有一番“论道天地间”的味道,季琦谈宇宙、谈时空,讲人生和意义,从宇宙苍穹、量子力学落到“地”上,“地”是他的创业史,如果说他的起点是上海交通大学,那里的学习生活让他有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并提供了他游学美国的经历,那我想“人”就是他脚踏实地的最好证明。我们喜欢用结果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成功了鲜花掌声,失败了泯然众人,但季琦告诉我们,没有一个成功人士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所谓“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国企的经历没有让他安于现状,游历美国也没有让他扎根创业,但给了他全球化的视野,回国后瞄准机遇,果断创办携程网,又进军酒店行业,融资成功,到上市成功,听起来多么简单顺遂,但在“人”的描写中,他也如实道出创业之艰,守业之难。期间经历的撤资、背叛、不信任也让他一度陷入“人”的迷茫,管理中的感性和理性也让他左右为难,这些都被他写成了创业长河中的浪花。解决方式便是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他提到“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用这样的思维解决了管理难题,也解决了决策方向,最终形成了他的企业哲学。

“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快乐地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是华住企业的初心,谈到朋友,就不得不提到“人”,季琦在聊到了普罗旺斯的骑行,勃艮第的红酒,西藏的旅行和南极的经历,让我羡慕不已,又发自内心的感叹:这是一个多么浪漫的人啊——迷路的时候想要当一个普通的葡萄种植工人,南极旅行时谈到了无乌斯怀亚的烤肉,在勃艮第的葡萄酒庄喝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红酒,怀念故乡的味道,还买了一块农场,对记忆中米饭的味道念念不忘,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哦,原来福布斯榜上的富豪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在云谲波诡的商场中,季琦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读大咖传记,并不是要让每个人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事实上,像季琦这样的成功企业家也并不是大多数,但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创业思维,季琦反复提到“执中”、“阴阳之道”“平衡”,在发展上,他也提到“东道西用”,这些概念非常受用。即便未来不能成就一番大业,但起码我们可以拥有巨人的思维,在处理生活事业的琐事中,追求道法自然、顺势而为的平衡;在与人、事的博弈中,学会制衡执中;在机会到来之前,敏锐地嗅到机会;在陷入泥淖时,出离再进入,寻求内心的浪漫和平和。天、地、人,戒、慧、定,是季琦诉说的创业史,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做到天地人和,才能有容乃大。

选择一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创意写作学院白海飞 阅读书目《董明珠与格力》)

我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给他们讲了弗罗斯特的一首诗:《未选择的路》。讲这首诗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明确地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最近读罢郭洪文的《董明珠与格力》,我更加确认了我给学生讲那首诗的意义。自董明珠接手格力,更准确地说是自董明珠进入格力,她就十分明确地加强规划起格力将来的路该怎么走和要走向哪里。对于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就应该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哪怕不是十分明确,至少让自己做到不迷茫。在面临一些选择时不盲从、不顺从。董明珠在一次演讲中说到:“只有经历过奋斗,你回味的时候,才觉得你的人生价值是有意义的。”是的,奋斗使人生具有意义。那些在面临困境时选择放弃,和选择盲从别人走上一条路的人,它们最终无法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何在。或者说那些人没有真正地成为自己。

【寻迹大咖·书评】在品读经典中提升自我 积聚力量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固然也是这样的。格力是一家电器企业,其从海利一路走过来,专注于空调,就注定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格力不断壮大的期间,许多企业在空调市场萎靡的时候,放弃了空调将市场转向它处。而格力专注于空调这条道路。就像弗罗斯特在写下《未选择的路》时是1915年,而他在1912年时,那时候他已经38岁。但他作出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很不理解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选择了诗歌。这意味着他放弃了本来可能更加平坦、稳定的生活。他却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

2006年,空调市场销售萎靡的局面开始出现。这时候很多空调品牌近乎走上了销售的绝路。在这时候,“格力模式”另业内企业刮目相看。董明珠独创了的厂商和商家联合组建的区域性品牌销售公司,使得在这样的境遇下继续保持销售量大幅增长的态势,而且还有效地拉长了与其他一线品牌的距离。最终,格力在董明珠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独属于“格力人”的成功道路,成为了国内空调品牌的领跑者。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怀抱梦想与信仰,坚定不移地朝目标奋进。要敢于向传统的规则、模式、形式等发出挑战,用新理念构建新格局。

因而不论是高校里的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还是教师对于自己的事业,或者是即将走出校门面对工作的毕业生。这本书通过董明珠与格力的故事,让我们见识到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他的成长之路必然会经历各种磨砺,面对各种困境。最终我们每个人、每个集体能否超凡脱俗,关键取决于一次又一次选择。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几次看上去不是那么重要的选择并不影响之后的道路。但有时候正是我们的一次小小的选择,恰恰决定了之后的道路能走向哪里。

就像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诗的最后写到的:林中有两条岔开的小路/而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从此改变了我一生的道路。

凡人任正非

(创意写作学院徐清松 阅读书目《任正非传》)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李宗盛这首为普通人唱出的《凡人歌》,其实用在“平凡又伟大”的任正非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任正非广为人知的是如下几件事情:

2016年2月,72岁的他被网友拍到深夜赶飞机,在机场内自己拖着行李箱挤在周转车上,右手抓吊环,左手扶行李箱。

同年4月,又被网友拍到他在虹桥机场,边打电话边等出租车的一张照片,任正非身边既无助理,也无专车。

还是4月,又一张照片流传出来,任正非和华为普通员工一样,在华为食堂中排队吃饭,领到餐后,任正非又一个人端着盘子去吃饭。而他的食物很简单,很素。

【寻迹大咖·书评】在品读经典中提升自我 积聚力量

没有对比,就没有感动!中国比任正非富有的企业家或影视明星并不在少数,他们拥有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北上广深私人豪华别墅,出门更是豪车相送,保镖秘书相随。没有一个人像任正非这样,朴素到极致。他身上散发出的质朴的人性的光芒,足以照亮这个世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军人出身的任正非身上,体现出“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的高贵品格和不屈精神内涵。“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一个当了将军的士兵还能否保持着士兵的本色与姿态,就不得而知了。

在《任正非传》第十二章《非凡领袖》的第1节“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中,有三处这样感人的细节,充分体现了凡人任正非平凡而又朴素的品格——

第一处:1994年7月的一个夜晚,初来乍到金森林和其他员工一直忙碌到了半夜12点左右,这时,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头儿走了进来。他是任正非,打扮成食堂大师傅的模样前来“慰问”他们。跟在他身后的是几个食堂厨子,他们推着餐车,车上摆着一大桶米饭和新鲜的鱼汤。

第二处:……第二天测试顺利结束,大伙难得睡了一小觉。金森林找了一块泡沫小憩一下……当金森林起身回车间时,猛然发现,昨天那位送餐的“大师傅”也睡在这里。金森林和他很客气地寒暄了一阵,便匆匆忙忙地走了。

第三处:8月的一天,任正非要来参加新员工座谈会……此刻的金森林才知道,一个月前为他们送来米饭和鱼汤,并和自己一样,也睡在一块泡沫上的老头儿正是任正非!金森林在恍然大悟之余,感动于任正非这种低调作风和亲民姿态。任正非拿着一叠名片,走到新人面前一一分发,并和新人热情握手。

艰难之时显担当,细微之处见精神!正是因为有了任正非充分尊重并照顾每一个平凡人的尊严和感受,以及他不同凡俗的行事作风,才有了华为人精诚团结,众志成城,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并叱咤世界风云的高大身影。

褚时健的塔

(创意写作学院刘向莲 阅读书目《褚时健传》)

读罢《褚时健传》,想起一件事。

在矿区九十年代初流行一句话,叫“塔山不倒”,用来暗示权利和地位。一个人如果能天天抽得起“红塔山”烟,那一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白底的烟盒上面印着一座红色塔,这塔就是人们奋斗的风向标。

【寻迹大咖·书评】在品读经典中提升自我 积聚力量

高高耸立的塔暗藏着各种的诱惑,塔身云雾环绕,塔尖金光闪闪,很多人都会被它引到不同的路上。那时刚刚参加工作的哥哥分配在矿务局总医院工作,不过还在实习期,过了实习期才能转正。医院有很多明得暗的实惠,他由一个穷学生一下子成为能抽得起“红塔山”的人。病人看病时,家属会悄悄给大夫送烟,是烟不是红包,送红包是以后的事情。我不知哥哥第一次收到家属送的贿赂时是什么心情,但从那时起,他下班后常常会从兜里掏出“红塔山”请邻居们抽。那个从烟盒中弹取烟支的动作很潇洒,表情里有得意,还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甚至我的父亲也有点沾沾自喜。那是他的儿子呀,能抽得起“红塔山”的儿子。

有“红塔山”搭线,病人就会额外得到某些照顾。比如不用排长队走后门拍X光片。也能优先找大夫看片子办理入院手续。哥哥很是风光一阵子。实习期结束,专业成绩优秀的他却并没有留在医院,原因是他被病人家属举报,名声不好。当时放射科点名不要哥哥,那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到煤矿上工作。哥哥就这样一踏入社会就栽倒在“红塔山”下。后来他连所学专业放射科都没有进入,而是被分配到器械管理科。以后很多年哥哥都不抽烟,“红塔山”给他的教训让他终身难忘。

塔为高峰,而高处不胜寒。

1995年“红塔山”卷烟厂的创始人褚时健也栽倒在自己建起的高塔下,从神坛上跌落下来成为时代的一件祭品。他的妻子和女儿因为经济问题先后锒铛入狱,后来女儿在狱中自杀,这件事成为他一生钻心刺骨的痛。1999年他本人因贪污数额巨大被判无期徒刑。从昔日的前呼后拥到狱中的青灯孤影,家破人亡,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不过这也是他的一个冷静期和思考期。

褚时健15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不得不辍学、学习烤酒、种地,和母亲一起撑起了养育6个孩子的家庭。31岁时他被划为右派,下放农场劳动改造。1979年52岁的褚时健被彻底平反,同年他到玉溪卷烟厂担任厂长,也开始了他的高光时刻。1995年,经过17年的苦心经营“红塔山”以320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一。但是临近退休时,他做了一件错事,和几个副厂长私下瓜分了国有财产。我倒是佩服他的勇气,在传记中他从来不把这段不光彩的经历抹掉,错了就是错了。

在狱中病痛缠身的他,获得保外就医的政策。2002年,在养病中他承包了2400亩土地,他决定种冰糖橙,这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褚橙。从种树到挂果,要四五年的时间,这几年就是一场漫长的等待,坐在果园,这位老人想得更远。他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把果园承包给当地农民,每月支付固定的工资,让农民成为农场的工人,橙子熟了的时候,再按果子的收获的公斤数给他们一定的报酬。

十年过去,2012年初冬时,褚橙首次冲入北京市场。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头条。2014年,褚时健获得特别致敬人物奖。他再一次用橙子为自己竖起一座高塔。

褚时健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又是一个普通的人物。他既是一座塔,又是造塔人。

人生就是不断自我颠覆

(创意写作学院郭彩霞 阅读书目《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通过书名,我们可以看到,周鸿祎对自己的评价是颠覆式挑战者,颠覆,顾名思义,是有一些破坏性在其中的,而凡事总不是一面的,是两面的,甚至是多面的。颠覆的同时,不可否认,有时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生机和希望。而这部自传的主人公——周鸿祎,出生于七十年代,一个互联网老兵,自认为是一个颠覆式创新的信徒,在创业的二十年间敢于挑战,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因此能够在一路摸索与奋战后,创立360公司,创新性地推出“免费安全”战略,颠覆了传统互联网安全行业,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的新格局。

【寻迹大咖·书评】在品读经典中提升自我 积聚力量

这本自传,由第一人称叙述,写了周鸿祎从出生到创办360,到360在纽交所上市,这四十年来一路所经历的和风细雨以及狂风暴雨的故事。粗略看来,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学生时期,从出生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为沸腾的二十年,即创业历程,而沸腾的二十年是这部自传的主要内容,分享了不少颇为惊心动魄的故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开始在校园里销售反病毒卡,再到离职北大方正后创立3721,从与CNNIC的战斗到成为雅虎中国的总裁,从互联网第一口水战到360和腾讯的3Q大战,从免费杀毒到360的商业化,一直到360成功在美国上市。全书的高潮内容已经到自传的结尾部分,是经过一波三折后360在纽交所如期上市,读起来一气呵成,以致到结尾部分,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不得不说,这部自传是有些特别之处的,一大特色是其叙述语言,简单易懂,可读性强且富有深意。在行云流水的叙述中读者能感受到一种冷静平实,不论是小时候被当成“熊孩子”的经历,还是在互联网上经过一些骂战以后被人贴上“好斗”的标签。这部自传是周鸿祎四十四岁开始准备,到他四十七岁时和范海涛合作完成的。四十不惑,从自传中能够推想,在商场上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挑战者,再回头看之前的种种,内心或许多了几分坦然与平静。

而本书另一大吸睛之处则在于通过真实的事例,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颠覆式挑战者的形象。周鸿祎出生于普通职员家庭,但是酷爱读书,有着特立独行的叛逆思维,作为一个70后,很幸运地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出生和成长,一心热爱计算机语言,在他身上有一种使命感,不是因为别人或者别的刺激才这么干,而纯粹是因为自己就想这么干。对他来说,像这样一个出身平凡、背景平凡的人如何能够在竞争最白热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除了时代因素,依靠的主要就是这种敢于挑战、敢想敢干的精神。

正如周鸿祎自己所说,人生就是不断自我颠覆。生命不息,挑战不止,而当未来互联网上血雨腥风再起之时,他依然会像个武林人士一样,在互联网这个江湖继续鏖战。

致敬现代的发明者——特斯拉

(创意写作学院王绍燕 阅读书目《特斯拉传》)

在现代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能享受电力资源带给我们的便利,而电力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斯拉的交流电技术的发明,在提到电力资源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会提到爱迪生及其发明的电灯,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被誉为现代的发明者——特斯拉,他是被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共同致敬的伟大天才,他发明的电动机使我们的电器和工厂高速运转,他的交流电技术让我们感受到现代工业文明日新月异的发展,他的名字被埃隆—马斯克用来命名其电动车和公司,他是被看作开启了现代电力、无线电、机器时代的人。

【寻迹大咖·书评】在品读经典中提升自我 积聚力量

由美国传记作家理查德·芒森编写,外事工作者、副译审岱冈翻译,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特斯拉传》,全书以20余万字介绍了特斯拉传奇而又特立独行的一生。特斯拉幼年对自己的民族塞尔维亚的热爱与他的父母亲有密切地联系,而母亲身上的那种坚毅、执着的品质也影响到之后的特斯拉,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科研态度。最为我们熟知的发明家爱迪生与他曾经有一场“电流之战”的争论,虽然特斯拉取得这场争论的胜利,但他的生活依然是一贫如洗。之后他与爱迪生的分道扬镳,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他点亮了他的无线电,在那里他对电力传输进行了精准的预言,在特斯拉看来交流电的未来发展是无可限量的,尼加拉大瀑布的顺利运行、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园区的大放光彩,都是得益于特斯拉的交流发电机,事实证明他的预言是对的,在交流电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熟知后,交流电技术被大力推广开来之后,他却放弃申请交流电使用专利权,让每一个人都能享用几乎免费的电力,他自愿放弃成为有富翁的机会。成名之后的特斯拉并没有在科学研究的领域沉寂下来,这位天才发明家预言了手机、雷达、激光武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在未来的出现,终其一生取得了300多项专利,为我们现代经济提供了电动机、机器人、远程遥控、无线电等技术。他的创造力和他对自然的新视角在他参与创建的电力工业等方面都有特殊的价值。

特斯拉终生未婚,使纯粹的创造成为其生命中重中之重,他才华横溢,会写诗歌、精通8种语言;他曾努力描绘着未来计划,包括外星生物进行通讯交流,他的创造力和勤勉的奋斗精神,依然激励着现代的创新者,他告诉我们技术可以超越市场,利润不是创造的唯一动机。在我们今天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是非常需要特斯拉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情怀且忘我和勇于创新的人作为榜样的。

创意写作学院供稿 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