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动态 > 正文

【书院传真】在体验中绽放,在专注中成长

发布日期:2025-10-31 浏览量:

十月的白燕书院,活力与创意交织,专注与成长并行。从黏土雕塑的精雕细琢到曲棍球场的挥汗如雨,从瑜伽馆的身心疗愈到读书会的思想碰撞,形式各异的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实践、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沉浸式体验中点燃热情,赋能成长!

“新青年雕塑艺术家培养计划”

10月17日,白燕书院“新青年雕塑艺术家培养计划”黏土雕塑首课正式开讲啦。拥有五年陶艺经验的张文浩老师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雕塑的三维构成与黏土特性,并简要介绍了泥塑刀、雕刻刀等基础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实践环节,张老师耐心地逐一指导,从揉土塑形到细节雕琢,带领同学们将脑海中的创意逐步转化为立体作品。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沉浸于亲手创造的乐趣中,不仅扎实掌握了基础技法,更在互动与探索中点燃了艺术创作的火花。

【伽人能量站】第13期:“‘瑜’你相伴,‘轮’动身心”

10月15日15:00,白燕书院【伽人能量站】第13期:“‘瑜’你相伴,‘轮’动身心”瑜伽体验活动在上河书院204圆心剧场举行。10名学子在项目导师刘红霞的带领下,借助瑜伽轮开展了一系列练习。刘老师以“呼吸要像海浪般连绵不断”为核心理念,通过细致口令引导大家将注意力聚焦于呼吸与动作的同步协调。在一呼一吸、一伸一展中,学子们不仅释放了身体的紧张感,更完成了专注力的深度修复。此次体验让大家学会了在专注中与自我对话,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积蓄了内在力量。

“未来加载中——项目工坊孵化营”

10月13日14:30,“未来加载中——项目工坊孵化营”新学期成员共聚白燕书院103当燃·党建活动室。专注现场,植物疗愈工坊窦欣以“植物疗愈”为核心,阐述了如何通过花艺创作引导参与者沉浸其中,达到静心养性的专注状态。数惠农耕坊的李源馨则聚焦“科技助农”,她提出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包装的实践中,需要的是对细节的极致专注与持续深耕。知阅思工坊负责人申鸿雁分享了创作10余本迷你书的经历,论证了深度阅读与创造性输出本身就是一种高强度、高价值的专注力训练。各工坊充分展现了“专注力”与多元领域结合的无限可能,为孵化营注入了鲜活力量。

运球逐光影,专注入心扉

10月9日18:00,上河书院208气氛热烈,“篮不住的热爱,燃不尽的精彩”第11期寻找校园百位专注体验官活动在此举行,吸引了30名同学参与。活动伊始,体验官杨子煜通过有奖问答和细致讲解,带领大家学习篮球基础手法与规则。同学们在模仿练习中迅速进入状态,有效提升了专注力。随后的趣味竞技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音乐抢球大作战”考验快速反应,“锥桶争夺战”锻炼团队协作,现场欢呼不断。压轴项目“接球蹲蹲乐”更以环环相扣的抛接动作,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团队信任与默契的重要性。整场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幕。同学们不仅享受了运动乐趣,更在实践与协作中切实锻炼了专注力,收获满满。

【声动读书会】“重启·破局——张朝阳新赛道探索记”

10月16日12:30,白燕书院于115指于·林间书屋开展“重启·破局——张朝阳新赛道探索记”声动读书会主题活动。活动以沉浸式阅读开场,学生通过书中金句与真实困境配对,探讨破局逻辑。第二届学生会主席田欣卓分享了从“纠结取舍”到“方向笃定”的成长经历,强调成长由一次次关键选择累积而成。在场同学积极交流,结合考试失利、学业压力等困境,反思应树立长远目标、在行动中化解焦虑。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起伏,真正的成长在于拥有“重新出发”的勇气与清醒。

黏土塑型,彩绘点睛

10月20日,白燕书院“新青年雕塑艺术家培养计划”黏土雕塑第二课顺利开展。课程在立体塑形的成果上,创新融入绘画元素,引导学员为黏土作品增添绘画元素与表面装饰。在张文浩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通过色彩与纹样进一步丰富作品层次与表现力,实现了从立体塑造到综合美感的跨越。此次活动深化了学员们对材质融合与艺术表达的理解,持续点燃了大家的创作热情。

绿洲印记 邮传沙语

10月22日15:00,白燕书院联合沙漠绿洲X邮局社,于上河书院竹林围炉夜话空间开展“绿洲印记 邮传沙语”主题活动,30名同学参与其中。主持人首先讲述了沙漠邮局故事,带领大家沉浸沙海世界;随后的“逛三园”情节点燃全场气氛,轻松传递沙漠知识。创作过程中,同学们在卡片上勾勒大漠风情,贺婷同学分享胡杨林画作及梦想感悟。书写与分享环节,大家寄情书信,同学们分享给未来自己的信,引发共鸣,现场充满温暖与光。活动不仅让书信文化重焕生机,更让情感在方寸间与远方相连,传递出在喧嚣中认真表达、用心连接的美好。

“异”起冲!曲棍Battle赛

10月22日15:00,白燕书院在竞技公园曲棍球场开展“异”起冲!曲棍Battle赛,特邀全生异科导师、竞技体育中心薛思远老师,40名学子参与。活动先由主持人介绍流程与安全事项,薛老师带领学生进行15分钟系统热身。随后进行持杆、运球、射门技能分解训练,学生掌握技巧并培养专注力。最后2支队伍展开团队对抗赛,默契与战术配合尽显。运动是专注力的沉浸式修炼,从热身到团队对抗,每个环节都印证其重要性,也是碎片化时代掌控注意力的实践。

共读《拓展生命长宽高》:解码人生立体成长法

10月23日12:30,“共读《拓展生命长宽高》:解码人生立体成长法”主题读书会于白燕书院115指于·林间书屋顺利举行。在主持人牛雨潇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生命关键词”分享和“三维成长小地图”绘制等环节,展开了对生命维度的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郭雨柔、刘丽娟老师应邀出席,为同学们解析了生命长、宽、高的内涵与联系,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成长建议。三位学生代表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阅读感悟,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整场活动在温馨的交流氛围中圆满落幕,为同学们的成长之路带来了新的启发与动力。

身心同塑 向“马甲线”进发

10月28日,白燕书院在107云上·普拉提塑型馆成功举办“离马甲线更进一步”主题活动。聂京韩老师首先向同学们系统讲解了普拉提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强调其“身心合一”的核心理念。在实践环节,同学们从最基础的腹式呼吸学起,逐步掌握了卷腹、平板支撑、脊柱伸展等核心动作。聂老师耐心纠正每个同学的动作细节,确保训练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同学们在一次次伸展中感受肌肉的发力与放松,体验运动带来的愉悦。她还分享了日常训练的小技巧,帮助同学们将科学的运动习惯融入校园生活。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专业的健身方法,更在运动中收获了身心健康。

以牌会友,白燕课堂欢乐多

10月28日,“以牌会友 嗨玩不停”七彩泡泡课堂UNO卡牌活动在白燕书院119衍界-双院项目工坊成功举办。活动现场,同学们沉浸在色彩缤纷的UNO卡牌世界中,通过专注观察、快速思考,在趣味出牌与策略对决中激烈交锋。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专注力与即时反应能力,更在轻松愉快的“以牌会友”氛围中,搭建了结识新友、欢乐互动的桥梁。整场活动笑声不断,真正实现了在畅快玩耍中收获成长,让秋日夜晚的课堂时光充满活力与欢声。

茶香漫话英伦事

10月29日12:30,由白燕书院与国际交流学院联合主办的“U”然自得 漫话英伦文化活动在上河书院204圆心·青春社区剧场顺利举行。活动特邀张派与郭羽轩两位老师担任主讲,围绕英伦文化、校园生活及跨文化交流展开分享。张派老师通过生动的照片与亲身经历,带领同学们领略贝尔法斯特的人文风情;郭羽轩老师则就语言学习与沟通心态给予实用建议,鼓励学生自信表达、勇敢交流。现场互动热烈,同学们在轻松氛围中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兴趣。活动在温馨的书香与思想碰撞中圆满落幕。

从“名片”到“名牌”

10月30日,白燕书院于103当燃·党建活动室开展“就精彩 创未来”第4期活动。以“用个人IP书写生涯剧本”为主题,通过丰富的互动形式引导同学们探索个人品牌塑造。白燕书院全生异科导师、就创导师、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史张炜老师以“HR30秒简历审阅”为切入点,用生动案例拆解简历撰写的核心逻辑。他通过平庸与优化案例对比,教大家用STAR法则量化社团、志愿经历,将“负责引导”升级为“优化动线缩短40%等待时间”的亮眼表达。现场同学积极互动,纷纷表示掌握了简历“镀金”技巧,将以更精准的自我呈现叩响职场大门。活动既传递求职干货,更点燃学子打造个人IP的热情,为生涯规划注入实用动能。

废纸生花,创意“炸场”

10月31日,白燕书院于上河书院206竹林·围炉夜话成功举办“PULP BOOM纸浆炸场计划”非遗创新活动。活动精心设计了“历史溯源+游戏竞技+艺术创作”的沉浸式体验流程,18位参与者通过“筷”手快眼、记忆对对碰等团队游戏集齐纸浆、颜料等创作素材后,进入艺术创作环节,将干花、颜料与纸浆巧妙融合,创作出各具特色的立体画作与艺术作品。本次活动以青春视角重新诠释非遗价值,让参与者在亲手创作中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是可触摸、可创造、可融入生活的当代美学,成功探索了非遗文化在校园的创新传承路径。

青出于蓝 艺韵永传

为传承非遗文化,10月27日14:00白燕书院于118觅镜·双院项目工坊举办“指尖生花·扎染寻趣”主题活动,“拾遗记”非遗传承在行动工坊根据“扎、浸、染、洗”核心工序依次进行,并演示捆、扎、夹染等技法。20余名参与者将白布折叠、捆扎,浸入靛蓝色染料中,共同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当一件件蓝白相间、图案各异的扎染作品展现时,现场充满惊喜。此次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扎染技艺,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推动了非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落地生根!

金秋十月,白燕书院的学子们收获颇丰。他们在黏土与刻刀的对话中点燃了艺术灵感;在曲棍球与篮球的竞技中锤炼了专注力;在瑜伽与普拉提的舒展中修复了身心;又在书籍与思想的碰撞中找到了破局的勇气。此外,纸浆重塑的巧思、个人IP的探索、英伦文化的体验,每一项活动都成为他们成长的阶梯。这个十月,白燕书院用实践搭建舞台,让创意与活力尽情绽放,最终沉淀为每个人前行的底气与力量。

撰稿人:王翊帆、郝文博、陆思懿

供稿:白燕书院

摄影:王佳怡、李昱莹、薛梦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