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动态 > 正文

火锅沸情 暖意同行——上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5-10-15 浏览量:

围坐咕嘟冒泡的火锅旁,连空气都裹着暖意。10月14日11:00,上河书院203右岸厨房飘满鲜香,上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孙东升老师带着同学们围炉开涮,用一锅热辣驱散凉意,在升腾的热气里拉近距离、畅谈成长。

开锅:一锅两味,藏着“学问经”

推开203室的门,火锅的香气先一步扑来。不锈钢锅里,清汤锅底泛着奶白,红汤锅底飘着辣椒与花椒,提前备好的肥牛卷、虾滑、青菜整齐码在餐盘里,色彩鲜亮得让人食指大动。“煮火锅和做学问一样,得有顺序、讲火候。”孙东升老师一边往清汤锅下葱段提鲜,一边笑着讲解,“先下难煮的丸子、菌菇打底,再涮易熟的肉片,这样每一口都能吃到最佳口感。”

协作:手忙脚乱里的“成长课”

同学们立刻分工行动,有人负责调蘸料,香油、蒜泥、麻酱在碗里碰撞出不同风味;有人盯着锅边,生怕肥牛卷煮老;还有同学第一次下虾滑,手忙脚乱捏不成形。孙东升老师见状,拿起勺子示范:“捏虾滑要轻,像对待难题一样耐心,不然容易散。”说着将圆润的虾滑一个个滑进锅里,“学习也像煮虾滑,急不得,得给知识‘定型’的时间。”

应对:热辣挑战中的“小技巧”

红汤锅底率先沸腾,辣椒翻滚着飘出香辣味。有同学夹起一片肥牛,刚下锅就被溅起的热汤烫到指尖,下意识缩回手。孙东升老师递过隔热手套,笑着说:“面对‘热辣’的挑战,躲不如主动应对。你看,筷子放低一点,从锅边慢慢下,就不会溅到了。”跟着孙老师的方法尝试,果然顺利将肥牛涮好,裹上麻酱送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原来找对方法,难题也能变成‘美味’!”

畅谈:热气里的“心里话”

清汤锅里的菌菇熬出了鲜,青菜下锅几秒就变得翠绿。大家边吃边聊,从课堂上的知识点,说到生活里的小趣事。孙东升老师听着同学们吐槽“编程总出bug”“背书记不住”,指着锅里的海带结:“你看这海带结,煮之前硬邦邦,煮透了才软嫩入味。学习也是个‘熬煮’的过程,现在的‘硬骨头’,啃着啃着就顺了。”

收尾:暖到心里的“共煮情”

火锅快煮好时,活动的暖意达到顶峰。大家捧着热乎的碗筷,看着锅里翻滚的食材,有同学说:“没想到在书院里吃火锅这么热闹,比在外面聚餐还开心!”孙东升老师拿起杯子,和同学们碰了碰:“火锅的意义就是‘共煮’和‘分享’,就像咱们的异科交流,一起讨论、一起成长,才能尝出‘合作’的甜。”

火锅有感:

捧着还留有余温的碗,走回宿舍的路上满是满足。孙老师说的“火锅要慢慢煮,知识要慢慢学”一直记在心里。以前总想着快点赶进度,却忽略了扎实基础,就像把没煮透的肉塞进嘴里,尝不到香味还难消化。这次火锅局,煮的是食材,暖的是心,更让我懂了“慢慢来”的道理——成长从来不是急火快炒,而是像熬火锅一样,耐心等待,才能收获满锅鲜香。

——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工程2303班 张芝敏

调蘸料时,我把所有调料都加了一遍,结果咸得没法吃。孙老师看到后,重新帮我调了一碗:“蘸料不是越多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最好。就像学习方法,别人用着好的,不一定适合你,得慢慢试,找到自己的‘配方’。”后来我照着老师的方法,少放酱油多放醋,果然好吃多了。原来不管是调蘸料还是学习,都得找对方向,盲目跟风只会白费功夫。

——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工程2303班 薛佳慧

(撰稿:孙东升 供稿:上河书院 摄影:冯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