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终是否幸福完整,是由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的。自然生命之长强调延续存在的时间,社会生命之宽重在丰富当下的经验,精神生命之高则追求历久弥新的品质。长宽高三者的立体构筑,共同构成了生命这一“容器”的容量。10月30日18:00,杏花书院发展导师王丕达、王浩天两位老师于表达力大厅开展伴读书房第53期:生命有限,边际无限主题阅读活动,带领同学们跳出传统知识学习框架,深入探讨生命成长与成功路径的内涵与价值。


“概览阅读法”解锁理论密码
对一本书的兴趣,是我们想要阅读的基础。活动伊始,王丕达老师介绍了本次分享书目《拓展生命长宽高》及作者朱永新教授,以“新生命教育与日常教育的区别”为引,迅速点燃现场讨论氛围。如何阅读则是我们时常忽略的一个问题,为此王浩天老师以如何高效读懂陌生书籍这一话题切入,分享“概览性阅读四步法”并结合《拓展生命长宽高》拆解:首先阅读封面、封底和腰封建立对书籍的第一印象,接下来阅读作者简介,思考作者的背景如何影响书的内容,第三步阅读序言、前言和后记,这里是作者写作初衷和全书精华的浓缩,最后读目录,目录是全书的骨架,带着“生命长宽高”的猜想去看目录,验证自己的理解。


互动分享传递实践感悟
活动现场,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认真阅读,大家或标注要点,或凝神思考,同时也结合王浩天老师传授的阅读方法,切实体会到概览阅读法对快速把握书籍核心的助力。“传统教育侧重学科知识灌输,而书中将生命作为教育的原点,通过多元体验拓宽生命边界,让教育从‘死记硬背’转向‘鲜活成长’”。而这正是新教育实验带给我们的启示。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王丕达老师还顺势引导同学们聚焦书中第四章,邀请大家结合生活案例分享感悟。王丕达老师以迪士尼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男主人公的生命认知之旅为例,提出直面生死话题才能更懂珍惜当下;王浩天老师结合校园完满教育理念,指出其与书籍内核相通——教育不仅追求成绩,更要关注情感、兴趣等生命体验的完整性。以书为引,唤起同学们对自我的关注,对为何接受教育的思索,正是这场活动带给同学们最大的收获。


书签藏心语,表达阅读感受
为鼓励大家积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现场特别设置书签创作环节,让大家围绕“生命融入教育的感受”“你所期待的生命教育活动”等主题书写思考。随后的分享环节,同学们依次分享书签内容,让思想在互动中碰撞升华。杨栋凯同学结合书中“教育属于生命,要让生命不断出彩”的观点,直言“没有生命何谈教育”,点出教育的本质是成就更有价值的生命;李昊炅同学则从“童年幸福影响一生”的感悟出发,谈及生命教育应关注成长全程的体验与感受。每一次分享都紧扣书籍内核,让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感的成长思考。“人生是用来体验的,教育是用来拓展体验的”“尊重生命为根本,重视过程的幸福与完整”等字句,凝聚着大家对生命教育的深度感悟。



阅读让生命更精彩,未来,杏花书院也将积极搭建阅读平台,助力同学们遨游书海,找寻生命本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将本次活动中的感悟延伸到校园生活,在课业之余积极参与各类实践,以体验拓宽生命长宽高,在教育滋养中书写更精彩的成长篇章。
(撰稿:李昊杰 供稿:杏花书院 摄影:杏花书院品牌营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