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焦点/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焦点 > 正文

三下乡|晋中信息学院学子赴灵丘:有机农业田间的生态振兴实践探索

发布日期:2025-07-11 浏览量:

为深入探究有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晋中信息学院“达灵”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完成对灵丘县非遗文化、红色资源、教育发展的四天系统调研后,经灵丘县团委协调,团队主动聚焦产业发展核心,前往灵丘县东河南镇清泥涧村,实地探访灵丘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域及田脊梁有机庄园,开展有机农业专题学习实践活动。团队充分运用前期调研积累,深入田间地头,亲身考察当地生态农业的鲜活实践,深度感知其发展魅力与潜力,积极探索多元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

灵丘有机农业:规划先行,科创驱动产业振兴之路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深入了解到灵丘县将有机农业确立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秉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理念。团队特别关注到2023年“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子课题”——乡村生活生产肥水全循环工程示范基地落户清泥涧村这一重要进展,这标志着灵丘正积极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与一二三产业“三产联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专题座谈会上,团队特别邀请了当地有机农产品企业负责人段卫国,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研究生刘宇、白乐。与会嘉宾深入介绍了农业合作社在有机种植、加工环节的实践探索,强调通过科学实验与应用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会议重点探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模式,指出自去年起引入的系统性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利用农用酵素进行土壤改良,有效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

探访田脊梁有机庄园:解码生态农业与科研传承

段卫国向团队系统介绍了有机蔬菜种植技术、酵素应用场景、严格品质管控体系,以及借助有机认证和电商平台拓展市场的成功经验。团队成员认真聆听、积极互动,近距离观察蔬果生长,品尝新鲜黄瓜与番茄,切身感受有机农产品的独特魅力。团队更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书院官方账号进行现场直播,向更广受众宣传灵丘有机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市场活力。工作人员现场演示酵素制作与应用,使团队成员生动领悟到“变废为宝”、“绿色发展”的生态农业核心理念。

对话科研力量:感悟农业情怀和青年担当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主动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研究生刘宇和白乐,聆听他们的见解与故事。刘宇向团队分享了他的科研心路,坦言从本科的浅显认知到读研后深刻理解有机农业的长远价值,认识到其虽投入大、周期长,但对助农增收意义深远。他结合自身实践介绍了在校科研情况,并表达了未来扎根农业、服务乡村的志向,其经历深深感染了团队成员。白乐则基于专业积淀,向团队系统阐释了有机与常规种植的差异等研究成果,分享了利用新媒体推广现代农业的思路,并热情鼓励青年学子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两位科研人的情怀与担当,为团队成员上了生动一课,强化了青年服务“三农”的责任感。

此次灵丘有机农业深度实践行,使“达灵”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受益匪浅。团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与科技兴农的磅礴力量。晋中信息学院学子将以青春视角讲好生态农业的科技故事,积极宣介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矢志为推广有机农业模式、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与青春力量。

学生心得:

从田脊梁庄园的生态闭环,到科研人员的坚守,我看到有机农业背后的科技力量与民生温度。长周期投入虽难,却能让土地焕发生机、助农增收。未来,我也想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 箕城书院 翟腾蛟

四天调研到有机农业区探访,非遗、红色文化与生态农业交融,让我读懂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科研人员的故事更让我明白,农业需要年轻力量。回去后,我会分享所见所闻,让更多人关注有机农业的无限可能。

——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 无边书院 左健

(撰稿:刘卓君 供稿:晋中信息学院三达书院 摄影:焦宇婷 王玮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