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河书院深度聚焦于来一场“美学的浪漫邂逅”,创新推出“指尖流转·吐纳自然”工坊展示周系列活动,通过七大沉浸式体验工坊串联非遗传承与身心疗愈,吸引200余名师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交响中重构生活美学认知。上河书院南北庭院化身多维治愈空间,剪纸光影邂逅瑜伽呼吸,宋代茶艺对话冥想颂钵,同学们在传统技艺与当代疗愈的碰撞中校准生命韵律。


墨香书韵 古今笔触的轻盈对话
在快节奏时代重构书写疗愈力,“会墨如声”书法工坊于上河书院南庭院启动。同学们执笔在便笺纸上挥毫,既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经典摘录,也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等现代箴言。完成的作品被嵌入定制木质相框,随光影流转拼成一面“流动的墨韵墙”。负责摊位的马相悦同学说道:“我们让书法从案头文玩变身口袋艺术,用轻量化传承激活传统文化的情感疗愈价值。”


红纸剪影 光与纹的虚实交响
红卡纸与花边剪在指尖共舞,“剪艺拾光”摊位化身传统纹样实验室。剪纸艺术家们和太阳联手搞事情——同学们剪的“赛博锦鲤”“奶茶纹样”系上流苏,错落悬挂于网布,阳光一照,整个草坪变身巨型光影盲盒,每阵风都能开出不同款式的“红色流星雨”。非遗技艺在虚实交织中点亮上河书院的公共艺术空间。


布艺拼贴 零废弃的千人画卷
在可持续时尚理念驱动下,“针脚时光机”摊位化身布料“图书馆”,陈列各种纺织品的布料。同学们剪裁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形状,并将碎片拼贴于超大的背景墙上,共同绘制“千人千面”拼布长卷。并将布艺残料编织成流苏挂饰,践行“零废弃手作”理念,让每寸织物皆有归宿。
气球绘梦 短暂艺术的永恒定格
气球艺术家们在“绘梦空间”摊位前,现场学习基础扭结技法与立体造型逻辑,从呆萌小狗到绽放着的玫瑰,同学们用气球实现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将所有作品陈列于“绘梦空间”摊位上,手机镜头咔嚓一响,这些注定“活不过三天”的艺术品,全在朋友圈获得了永生。
宋茶今品 一盏沫饽的时空涟漪
青白釉执壶与建盏列阵的“一盏见乾坤”摊位复原了“宋代点茶”古法流程,同学们拿着茶筅狂打800次,就为复刻宋徽宗同款奶茶盖似的沫饽。对比现代抹茶后,有人锐评:“宋代点茶像哲学,现代抹茶像快餐。”
声浪漂流 以歌为媒的互动狂欢
麦克风在欢呼声中开启了声音漂流之旅。“麦克风漂流计划”摊位以“歌声换好运”点燃全场,参加者随机选取曲目,演唱完成后即可在集章卡盖印,集章卡上盖满的印章,全是当代青年文化交流的接头暗号。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以手作对话历史,用创意点亮日常,让师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重拾“慢工出细活”的生活美学。


绿茵之上 身心共愈
阳光沐浴下,瑜伽垫在上河书院北庭院草坪上徐徐铺开,与自然交融的瑜伽活动在此启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者闭目盘坐开始冥想,在精油香氛与树叶摩挲声中释放压力;随后进行腿部及背部的拉伸,每一个呼吸似乎都与清风鸟鸣同频共振。当双人瑜伽出现“人形拱桥”名场面时,围观群众突然悟了:原来“我与我的冤种搭档”才是最高阶的冥想主题!精油香氛混着青草味,让每个拉伸都像在和地球自转battle。



落日余晖中,剪纸的影子悄悄爬上瑜伽垫,像极了传统文化给现代生活写的温柔批注。同学们带走的不只是手工战利品,更有被重新校准的“生活呼吸频率”。未来,上河书院将持续推进工坊新领域的探索,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现代人的精神解药。毕竟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都需要定期给灵魂做做“手工SPA”。
(撰稿:张晓旋 供稿:上河书院 摄影:李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