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压力与焦虑如影随形,许多人渴望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却苦于无处释放。3月5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刘美君老师在上河书院106览舟·大咖书屋举办“FREE HUG(第7期):艺术疗愈:情绪编织画”活动,为参加者提供了一个用色彩、线条与形状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特机会。通过亲手绘画,亲自表达,大家不仅释放了压力,更在艺术创作中探索了自我,实现了与情绪的和解。情绪压力如同无形的茧,将许多人困在焦虑与疲惫中。如何找到释放的出口?刘老师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方式——用色彩与文字编织情绪,让内心世界跃然纸上。

活动伊始,刘老师讲解疗愈情绪对于我们心灵的意义。刘老师提到“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丰富的情绪如同缤纷的色彩交织成我们的生活画卷。”本次的心灵疗愈活动以纸和笔为媒介,让情感引导我们的手,用涂鸦的方式捕捉情绪的瞬间。再通过撕剪和编织,将这些情绪重组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情绪图谱。编织不仅是创造也是一种动心正念的过程。刘老师先给同学们分配好卡片和油画棒以及剪刀,让大家用专注冥想和方框冥想的方式平静心情放松神经系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经过刘老师的讲解后,同学们都拿起了各色的画笔。画出安全感与混乱分别将两种状态画在不同的卡纸上可以是线条、涂鸦等颜色尽量布满整张卡纸。如果情绪有颜色,早上的焦虑是刺耳的荧光绿,下午的愤怒是黏黏的番茄红,深夜的悲伤是深沉的湖蓝。同学们讨论着各自在当下面临的烦恼和情绪,释放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沟通和表达能力。刘老师说道:“当色彩打破语言屏障,文字赋予情绪逻辑,两者结合能激活双重视角的自我观察,帮助人们跳出情绪漩涡。”

活动最后,刘老师与同学们谈心交流,分析每幅画中表达的信息,同学们分享着绘画背后的故事,在温馨放松的状态下,实现了一场心灵与自我的疗愈救赎。最后,刘老师提到“混乱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当你感到焦虑或沮丧时,你可能正处于觉醒的边缘,珍视并强化我们所拥有的安全感,激发日子中的活力与热情,重新触摸到自己温柔强大的心。”

(撰稿:马瑞晗 王嘉昱 供稿:上河书院 摄影:祁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