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布《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和优秀课程视频名单的通知》,其中我校《金话筒志愿服务专项工作》入选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劳模精神的内涵及其表现》入选劳动教育优秀课程视频。
据悉,我校自实施《晋中信息学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以来,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结合“四位一体双院制”的育人模式,构建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实施劳动教育专项工作,搭建3个系列、8条支脉的劳育平台,全面打造全员书院制背景下的全域、全员、全面的大学生劳动教育范式。
三年来,我校劳动教育专项工作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育人机制。学校特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由书院部牵头推进具体工作,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各二级学院、各书院全过程参与实施,我校全体学生全员参加。我校劳动教育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采取集中授课与劳动实践的方式,将劳动精神传承、劳动习惯养成、劳动技能提升等贯穿学习全过程。劳动理论涉及新时代劳动观、劳动情怀、劳动文化以及未来劳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构成劳动实践项目;并将每年5月定为学校“劳动教育月”,同时依托各二级学院开展班级劳动周活动,并邀请各行各业劳动教育榜样人物成立劳动教育讲师团向全校学生传递“劳动与责任、劳动与幸福”的精神引领。我校为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档案,全过程真实记录并跟踪劳动教育课程的各个阶段,课程考核依据理论学习、劳动实践以及体悟与总结报告三部分,进行科学地评估,客观地评分,严谨认真地完成成绩认定和录入工作。
截至目前,我校共召开9次理论课程研讨会及沟通交流会,组成由11名理论课程教师及408名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的劳动教育专项教师团队,完成理论课程277.2课时,实践课程80768课时,填写学生劳动教育档案7000余册,覆盖7381人次。
未来,我校将发奋蹈厉,继续发挥劳动教育育人机制优势,推进劳动教育发展,打造全域、全员、全面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深挖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凸显教育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针对课程教师团队,重点建设精品课程,统筹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打造高质量劳动教育课程;发挥全生异科导师能动作用,推广劳动实践特色项目,与学生紧密互动,发掘潜力,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以及新时代劳动观。
(
9月13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布《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和优秀课程视频名单的通知》,其中我校《金话筒志愿服务专项工作》入选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劳模精神的内涵及其表现》入选劳动教育优秀课程视频。
据悉,我校自实施《晋中信息学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以来,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结合“四位一体双院制”的育人模式,构建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实施劳动教育专项工作,搭建3个系列、8条支脉的劳育平台,全面打造全员书院制背景下的全域、全员、全面的大学生劳动教育范式。
三年来,我校劳动教育专项工作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育人机制。学校特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由书院部牵头推进具体工作,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各二级学院、各书院全过程参与实施,我校全体学生全员参加。我校劳动教育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采取集中授课与劳动实践的方式,将劳动精神传承、劳动习惯养成、劳动技能提升等贯穿学习全过程。劳动理论涉及新时代劳动观、劳动情怀、劳动文化以及未来劳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构成劳动实践项目;并将每年5月定为学校“劳动教育月”,同时依托各二级学院开展班级劳动周活动,并邀请各行各业劳动教育榜样人物成立劳动教育讲师团向全校学生传递“劳动与责任、劳动与幸福”的精神引领。我校为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档案,全过程真实记录并跟踪劳动教育课程的各个阶段,课程考核依据理论学习、劳动实践以及体悟与总结报告三部分,进行科学地评估,客观地评分,严谨认真地完成成绩认定和录入工作。
截至目前,我校共召开9次理论课程研讨会及沟通交流会,组成由11名理论课程教师及408名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的劳动教育专项教师团队,完成理论课程277.2课时,实践课程80768课时,填写学生劳动教育档案7000余册,覆盖7381人次。
未来,我校将发奋蹈厉,继续发挥劳动教育育人机制优势,推进劳动教育发展,打造全域、全员、全面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深挖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凸显教育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针对课程教师团队,重点建设精品课程,统筹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打造高质量劳动教育课程;发挥全生异科导师能动作用,推广劳动实践特色项目,与学生紧密互动,发掘潜力,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以及新时代劳动观。
(书院部 无边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