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围炉夜话/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工作 > 书院围炉夜话 > 正文

书院围炉夜话

书院围炉夜话第41期:在思辨表达中找寻青年价值

发布日期:2024-06-17 浏览量:

6月15日下午14:40的上河书院二楼走廊中,人头攒动,大家绕着207奇点·多功能赋能室的门窗徘徊流连,目光不断朝室内望去,祈望能找到一个合适位置尽快落座;207房间内,师生聚集比肩继踵,空气炎热人声躁动,大家不时朝门口望去,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出现,眼中满是期待与欣喜。

14:57,随着一行人的进入,207房间内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待到众人瞩目的焦点站立舞台中央,现场气氛到达第一个高潮。此刻207房间内外,来自我校各学院、各书院的百余名师生、校友、教职工家属,以及近70位山西省内其他高校的青年辩手相聚于此,共同参与这场现象级的对话访谈活动。

在新时代征程中,青年一代承载着探索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而思辨表达正是年轻人探寻自我价值、展现青年力量的关键路径。6月15日,箕城书院联合书院部、杏花书院共同举办了书院围炉夜话第41期活动,活动邀请武汉大学教师、新闻学博士、主持人、华语辩坛传奇辩手陈铭老师作为嘉宾,在我校全生异科导师董文媛、远景学院副院长高洁、教师葛乔的联袂主持下,围绕“在思辨表达中找寻青年价值”的主题,与阿信师生共同聚焦思辨之美,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

“青年·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纵如现今被誉为“华语辩坛传奇辩手”的陈铭老师,谈到是在怎样的契机下与辩论结缘的话题,也会将思绪带回青年时代,谈到在大学时的成长经历,“大一时作为当时WTO学院‘佩皮里昂’项目中法班第一批学员,很荣幸被选入学院辩论队,因为是第一批学员,前面没有更高年级的学长学姐,最后还非常幸运地担任了队长。”陈铭老师表示,辩论赛事如同体育赛事一般,是一种胜败很明显的比赛,而自己之所以热爱并且一直坚持,则得益于武汉大学浓厚的辩论氛围。

谈到“学生时代哪些经历推动思辨表达技巧不断成熟”这一话题,陈铭老师谈到了自己在学生时代印象最深刻的两场比赛——2010年天伦杯辩论赛和同年的国际大学生群英辩论会选拔赛,两场比赛戏剧性地面对同一对手,在陈铭老师带领下,武汉大学辩论队取得了先败后胜的战绩。“失败带给人的成长远比成功更深刻”,在与中国政法大学的第一次交手中,由于团队整体初出茅庐,陈铭和队友们出现了明显失误,错失比赛,在感受到挫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对方辩手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比赛结束后,我把肖磊从本科到研究生辩论比赛的所有视频都下载了下来,一遍遍观看,一点点研究。”“那个暑假,武大辩论队进行了集中训练,搜集资料、头脑风暴、框架搭建、内容填充,反复让体系受到冲击,不断地修改和更正。”经过全面系统地训练、准备,当再次与对手相遇,胜利女神站在了武大辩论队一边。“上场后我们发现彼此的阵容和上次交手基本一致,对方的论证思路、论点论据、结辩打法和我们赛前推演的基本一样,那一场我们掌握了足够的主动权。”“输一场比赛比赢一场比赛的收益要翻10倍”。

在谈到“思辨表达对于大学生的价值”时,陈铭老师分享了自己看重的三个成长关键点。

“批判精神”,陈铭老师认为批判产生最初是用于批判自己的对手,在养成批判精神后,批判的对象就由他人转向了自我,而自我就是在批判中不断完成进步,不断完善,成为更完美的自我。盲从只会让认知停留在浅层,对未知有强烈的好奇,探索欲是年轻的一个标志,在批判中不断思考,不会盲从,对世界的认识也不会停止。

“语言表达”,在当下的社会中,由于碎片化的信息大量泛滥,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退化,交流之间的语言信息损耗也在不断增加。而辩论所需要的文化积累、大脑运转速度与语言表达方式则会让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升。我们要借助语言这种工具,把自己脑海中的逻辑梳理出来。

“真挚的感情”,在辩论队中遇到的好友,都是价值观相契合的朋友,彼此朝夕相处,谈的也不是浅层内容,而是正义、善恶、是非,是人生的真善美,他们是可以无限信任的朋友,在辩论中收获的友情,可能会持续一生。

高洁老师介绍到,我校非常注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为此学校创设了以培养学生思辨力、表达力为核心的书院,构建了“逻辑与表达”的通识课程体系。陈铭老师也对青年人提高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当然还是多参加辩论比赛,在比赛中锻炼自己。”“刚才看到有非常多学生举手表示自己有过辩论的经历,不管这种经历是正式作为辩论队队员参与比赛还是在课堂上进行类似辩论的分小组讨论,这都很好,咱们学校这样的氛围非常好。”

“在表达中,要找到自己的表达风格,成为敢表达的人,敢开口的人,不要怕丢脸,抛弃自恋倾向,不要过于在意周边眼光,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不该阻挡咱们理性思考、自信表达的步伐。”“要积极转变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从倾听者转变为主表达者,克服表达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勇敢表达。”

陈铭老师也讲述了自己在《奇葩说》中的经历,在几次向“BBKing”发起冲刺均落败时,通过与蔡康永老师的交流得到“没人能战胜既讲故事又讲道理的人”的启发,逐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风格:“理性为骨,感性为皮”,将理性作为逻辑的框架,用感性将观众带入新的价值认同点。陈铭老师告诉同学们,虽然观点可以说服人,但也需要情景进行理性支撑,结合段子,进行情绪的反转,陈铭老师称之为“感性策略”。

关于观点的表达,陈铭老师提到,我们要将表达跨越空间和时间,使观众在不同的时间看到,产生不同的感受。媒体生产出来的海量观点和问题,要想用自己的风格将内容表达出来并使观点具有持久性,就要学会“跨越时光冲动”。

对于辩论小白面临的最为普遍的问题——思辨和反驳的关系及其如何平衡?陈铭老师也给出了他的回答:

“辩论不是杠精,初阶辩手会通过字面而挑刺,但辩论的基础的规则是,立场是抽签决定的”“他们所信任的是你价值观的反面,为自己不认同的价值观高声疾呼是痛苦的,辩论初学者要跨越这个狭隘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你所信任的价值观是由你走过的路所决定的,他所信任的价值观是他的道路决定的。”“辩手是语言的演员,理性则是辩手的表演因素,在理性中进行思辨,才会一点点突破自己的坚信。”

围炉后记

我校电影评论中心教师提问:如何面对沟通的有限性,是否人与人之间永远不会真正沟通?

陈铭老师:首先了解对方需求,倾听而非自我膨胀,不要冲动证明自我价值观,朋友需要我们提供情绪价值,而并非提建议,不要过度介入他人的人生。站在第三视角看待问题,迈过感性的台阶,以理性探索世界。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学生提问:个人的自卑与强烈的表达欲之间如何平衡?如何区分辩论与辩论赛?

陈铭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心中完美主义的偏执,辩论的知识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自己拿到辩题之后才开始进行知识的累积,在平时也要多读书,进行广泛的知识积累。

辩论和辩论赛是有区别的,辩论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准备辩题也需要长期的时间,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辩论赛是赛事,在面对辩论时,要仔细想一下自己辩论的初衷,是为了赢得一场比赛还是在思辨中不断充实自己。

我校已毕业三年的校友、太行书院前辩论队成员提问:人总是对没有走过的道路更有期待,这种心态如何调整?

陈铭老师:其实这种当下的生活是现实,曾经没有选择的另一条路已经是遥远的乌托邦,另一个世界的平行轨迹不足以成为你前进的动力,继续努力才是当下重要的事情,你也会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平衡的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师生感悟

“有幸现场聆听陈铭老师回忆他学生时代的辩论生涯,他提到辩友会逐渐形成相似的价值体系。的确,在一次次的交锋较量中我和我的队友们思想也真的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现在我们靠一个眼神就可以读懂对方想要说的话,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和朋友。听着陈铭老师分享备赛的心路历程,我更加感同身受,现在的我们也是在为一场场比赛不断寻找论据和战胜对方的契机。辩论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与现实的碰撞,更能让我们触碰到平时触碰不到的世界观与价值理论,让我有一种可以与他人共情的特殊感受。”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三达书院 校辩论队队长 王若楠

“参加这次书院围炉夜话活动我受益匪浅,陈铭老师幽默风趣的谈吐,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思考的深度,他让我认识到,严肃的知识也可以以轻松的方式传递,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我对辩论的兴趣,也让我更加欣赏陈铭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需要不断地在思辨与表达中磨砺自己,寻找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将带着这次讲座的启发,继续前行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探索和成长。”

——智能工程学院 无边书院 杨晓荣

“再次返回母校以校友身份自发参加此次活动心情非常激动。感谢母校坚持立足学生成长,举办越来越优质的校园活动。通过对话陈铭老师,我更加坚信他说的生活需要思辨能力,需要批判能力,人生成长需要多读书,多思考。大学生活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人生更高的起点。完美不是目的,而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在当下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未来的社会就业中,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尊重不同的声音,同时也要有勇气胆量表达最真实自己。希望母校发展建设越来越好!”

——经济与管理学院 太行书院 2021届毕业生 乔诗婕

撰稿:许玥 苗鸣芮

摄影:杏花书院 箕城书院

供稿:箕城书院 杏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