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病毒全球性爆发,为了让同学们对瘟疫、灾难、人与自然等议题有更加清楚的认识,懂得珍惜时光活在当下,近日,通识课教学部赵静老师走进太行书院“云”课堂,开展了主题为“亲历疫情,体会灾难”生活小百科系列活动第三期,赵老师与同学们相约线上平台,共同探讨疫情肆虐下社会百态折射出的生命意义。
赵老师以微电影《阳台里的武汉》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同学们纷纷被短片中传递出的平凡与暖意所打动。短片中坚强的”宅家”武汉人,是为顾大局而留守家中的平凡的大多数。他们在厨房、餐桌、客厅和阳台的方寸间,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默默贡献着巨大力量。 在武汉人乐观战"疫”的大众“战场”——阳台上,我们看到了日光下属于中国的温度和中国人的温度。不凡地回归平凡,正是武汉人、湖北人、中国人用牺牲与奉献所奋进的幸福所在。感人至深的电影情节引发了同学们“疫情之下平凡是最大幸运”的共鸣。

接着,赵老师带领同学们对影片《传染病》进行了鉴赏。在艺术化的渲染之下,影片主题表现深刻:疫情爆发时群众的恐慌,导致社会治安的混乱,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品鉴艺术作品时,同学们感受到了文学、电影与现实的相似性,影片中的许多细节与我们当前多正在经历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极高的相似性。例如对于病毒烟头的搜索、从根源上切断传染途径、那些为了拯救更多生命而不惜自我牺牲的英雄主义。
同时大家也为自己生活在繁荣的伟大祖国而深感自豪。影片中护士们集体罢工,谴责政府对他们人身安全的不负责,这在西方社会中司空见惯。但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国,当疫情爆发,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赶赴一线,为大家舍小家,牺牲自我保卫人民。正是有这些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换来了如《阳台里的武汉》中普通大众的安全与从容。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原来很多没深刻理解到的东西。回望近两个月的“战疫”时间,我们不断被感动、被自豪。在面对全世界都从来没遇到过的病毒时,全国各地、各行业、各系统迅速行动,以最快的速度集结起来,为消灭病魔而并肩战斗。而对比西方社会面对疫情时的拙劣表现,事实再次证明:中国特有的体制制度优势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
医院不够,两座崭新的医院在两个礼拜之内快速拔地而起;医护人员紧缺,四千多名军人马上奔赴武汉接管重症病房,全国各省市医疗分队对接湖北各地;物资不足,全国范围内紧急调运;避免流动感染,全国各地关闭非必需的公共场所;全部感染病人免费救治,不管是谁,一律收治……放眼当今世界,能够以如此有力措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与安全的国家并不多见。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与自豪感在每一位同学心中油然而生。

在中国这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纵使每个人力量薄弱也可汇成江海。青年学子关注疫情心系前方安慰,不聚会不信谣不造谣,按部就班努力学习,砥砺奋斗就是对当前战胜疫情最大的贡献。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冠肺炎疫情“黑云”终会散去,我们终将迎来明媚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