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能力,适应将来社会发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10月17日,太行书院名誉院长薛保红教授与35名学子相约协作力大厅,畅谈“大学生生涯发展”,并在线上通过“太行书院”官方抖音进行实时直播,累计吸引200余名同学参加。

活动伊始,薛院长向同学们提出“何为领导力?”、“什么样的人才能领导别人?”等问题,得出“内生涯”与“外生涯”两个结论。“外生涯”与一个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相关,这些都是外显的,也是可以描述出来的,但往往会受到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例如金钱、地位等。“内生涯”则和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相联,这是内敛的,只有自身知道。一般来说它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是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与“外生涯”的构成因素不同,内职业生涯的各构成因素内容一旦取得,别人便不能收回或剥夺。所以,“内生涯”是真正的人力资本所在,提高内生涯而取得的工作成绩,将来逐渐也会转化为外职业生涯。薛院长说:“内生涯是促使产生结果最重要的要素,由‘德’与‘才’组成,懂知识、有技能、有储备才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会永久的伴随着你。”
随后院长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切入点,让同学们明白“修德炼才”离不开长期的准备和机遇的等待。“尽管在文化课方面没有较大的优势的情况下,但是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长处发挥到最大化。”薛院长将自己作为一名火炬手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并援引马云、鲁迅、毛泽东等人的事例来解说“德”与“才”的重要性。“努力的过程中就是在修炼内生涯,每一个领域的领袖人才都离不开‘德’与‘才’,未来留给自己的只有‘德才之物’。”

知道了“德”与“才”的重要性,薛院长又对如何获得“德”与“才”展开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想要德才兼备,需从“身体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德行素养”四个方面出发,做到自身有准备,心中有目标,逐步提升并完善自我,以实现学生内生涯中“德”与“才”的双重提高。在交流过程中,薛院长还充分地肯定了“书院制”的超前性,表示这样的育人体制更符合新青年的发展。书院学子应当在时代赋予的机会中重新认识自己,向着更优秀的自己不断迈进。

青年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是奋斗的一代。大学生要提升自身储备抓住机遇的到来,勇立时代潮头,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奏响青春最强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相信太行学子一定能够把今天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在学习中成长,不断的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