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广大太行学子铭记历史的教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2月16日,太行书院携手思政理论教学研究部在太行书院会客厅2举办“铭记·抗日战火中的山西战场”系列主题的讲座第三讲。本次讲座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明星教师岳瑾明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山西抗战文化挺起的“民族脊梁”。

岳老师围绕“山西抗战时期文化”的主题开展本次讲座,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山西的文化侵略活动。岳瑾明老师讲到:日本借助宣传“中日亲善、亲仁善邻、防共反共、复兴东洋道德”等口号进行奴化教育,企图腐朽国人思想。对此,毛泽东指出:对于敌人,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人民的敌人,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暴露他们的残暴和欺骗,并指出他们必然要失败的趋势,鼓励抗日军民同心同德,坚决地打倒他们。之后,岳老师通过给同学们播放了《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黄河大合唱》这几首歌曲,以及详细介绍了这些歌曲的创作过程,来体现山西的抗战文化。这些饱含着热血与汗水的歌曲是战斗号角,呼唤中华儿女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是精神武器,激励军民的抗战意志信念,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这也是时代强音,鼓舞根据地人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

除抗战歌曲外,在山西抗战文化中,也利用传统节日和传统艺术宣传抗日救国。岳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抗战时期山西抗日根据地的春节对联、年画以及晋东南备战小曲,体现出抗战文化是夺取抗战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和山西人民骨肉相连、鱼水情深、共同奋斗,革命军队与太行儿女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共同战斗,激发出了高昂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形成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即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精神,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历史证明,太行精神孕育于山西这块古老而光荣的土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具魅力和震撼力的重要内容。太行精神是山西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业,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作发愤学习之动力,热忱报国之行动。此次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应该铭记历史的伤痛。勿忘国耻,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之力,定能让中国这艘东方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太行学子们将用飞扬的青春和年轻的生命为祖国强盛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