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文学科的异科导师,如何把理工科的学生带入人文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人文知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12月1日,异科导师马斌、范钱江、宋虹老师一起在青藤书院共享大厅参加本次活动,马斌老师带我们了解了古代建筑元素瓦当,中国古代建筑是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建筑由各种元素构成,包括:地基、梁、柱、门、窗、瓦、屋脊、砖等元素,这些元素构建起亭台楼阁,古代建筑特殊的构造力量,达到“房倒屋不塌”的魅力。

古代建筑有很多艺术的装饰性,瓦具有防水和装饰的双重功能,在屋檐前面的瓦称为瓦当,瓦当上面有多种装饰纹样,纹样具有象征性的作用,古代人民赋予纹样吉祥和幸福,龙纹代表威严、虎纹代表保护,这些纹样统称为吉祥纹样,瓦当是砖雕的一部分,今天作为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人文艺术的领域范畴。
马斌老师还为同学们普及了砖的形成过程,大家受益匪浅。

首先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明清时期的瓦当实物,看着具有岁月痕迹的这件“艺术品”,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新奇。这些瓦当是老师在太谷进行田野考察得到的实物,老师介绍了瓦当的装饰图样的含义及象征作用,老师展示了制作瓦当的模具、粘土等材料。

随后老师告诉我们,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去制作属于自己的艺术品,让大家感到十分的新奇和惊喜。老师首先现场制作演示,看着老师的成品,大家都跃跃欲试,大家蜂拥而上,都想要尽快尝试,制作出一件属于自己的“艺术品”!在制作过程中有惊喜和失落,我们能很快学会制作过程,但是最初作品不很理想,老师说粘土水份有点多需要捣练,同学们自发组成捣练集体,在5个同学的捣练基础上粘土很快听我们使唤。大家又发起一轮的制作,最终每个同学都能制作完美的作品。

大家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过程,不仅让我们体验到了古典建筑艺术制作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