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时间界限,探索文明结晶。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消磨,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为让同学们深刻领悟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底蕴,11月17日20:00-21:00,三达书院邀请通识教学部刘伟老师于线上开展“活‘九’见(第109期)穿越:从四大文明到改革开放”活动,一起寻找华夏文明延续千年未曾间断的深层次原因。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从公元前炎黄子孙的提出,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三位贤能的帝王,再到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而后商、西周、秦、汉、隋、晋、唐、元、明、清王朝不断更迭。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王朝兴衰与更替,但中华文明一直流传至今从未断流。或许正如刘老师所言,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就在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吐故纳新、兼收并蓄,最终形成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国人可以通过阅读方式和两千多年前的祖先沟通对话,甚至展开讨论形成批判。通过这一番文化历史的浸润,同学们在中华文明的魅力之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悟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封存于历史中的中国文化的演变并非一成不变,其中的曲折与艰难的过程也是需要我们去了解的。刘老师说道:“面对远洋而来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为基础的、气势汹汹的西方文化,扎根在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逐渐打开,中国近代文化在这大变局下开始‘觉醒’并艰难发展。”在活动中,刘老师将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娓娓道来,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经历的艰苦岁月,同时增强了中华儿女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参与者李劲陶同学感慨道:“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中华文明虽然不是世界上诞生最早的文明,但却是世界上唯一一脉相承以国家形态绵延至今的文明,无论在文化价值、制度体系还是社会结构上都没有出现过大的断裂。听了刘老师的一番讲述,自豪感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很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四大文明,有我中华;四大发明,始于华夏。中华文明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片蕴含了伟大能量的土壤,我们青年人要坚持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添砖加瓦。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同学们在三达书院平台上,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养,把握青春年华,激荡精彩人生,扛起新时代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