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不仅带来了层林尽染的诗意,也送来了入冬前的第一缕寒意。在这个自古便有“补冬不如补霜降”说法的时节,人们习惯以温暖的食物和相聚的温情迎接冬天的临近。10月22日下午,伴随着深秋的凉意,三达书院发展导师武紫东与全生异科导师郭文强与同学们一起参加给生活加点仪式感(第6期)“迎霜降节气,画满枝柿暖”主题活动。同学们不仅亲手在暖水袋上绘制象征“事事如意”的柿子图案,更将在完成后将这份手作的温暖送到书院社区,让传统节气的智慧在当代校园生活中延续,也让书院的“家文化”以可感可触的方式融入日常。
开场“划重点”:节气课堂 传统文化润心田
活动伊始,三达书院发展导师武紫东为同学们讲解了霜降节气的相关知识与传统习俗。紧接着,书院为同学们分发了柿子和暖水袋,将“霜降吃柿,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融入活动体验。武老师表示,活动的深意在于让同学们笔下的红柿图案安放祝福,让手作的暖袋承载情谊,从而真切感知书院“家文化”所蕴含的体贴与温暖。

导师手把手:手绘“红柿子” 仪式之间见温情
为让每位同学都能在创作中体会传统节气的仪式感,武紫东老师提前准备了精美的柿子绘画攻略,将柿子绘制分解为勾勒、上色、点缀等清晰步骤。同学们在老师们的细致指导下,专注地在暖水袋上描绘心中的图案:有的工整书写“柿柿如意”,寄托美好祝愿;有的巧妙构图,重现家中果盘的温馨场景。一笔一画之间,既是艺术的表达,也是情感的沉淀,更是一次对传统节气仪式的当代践行。




分享掏心窝:“礼”到书院 师生同行送温暖
活动的温暖在创作结束后继续流淌。武紫东老师与参与学生代表共同将亲手绘制的暖手袋送至三达书院各宿舍楼。这份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温暖礼”,不仅凝聚着冬日的热气,更延续着书院“家文化”的温度。同学们接过暖水袋时绽放的笑容,正是对这份温情最直接的回应。



据悉,三达书院将持续聚焦“家文化”内涵,精心策划更多富有仪式感的特色活动,在传承与创新中,用心打造书香弥漫、温情流淌的成长社区。
学生感悟:
这次在暖水袋上画柿子的活动特别有意义。跟着老师一步步勾勒、上色,看着原本普通的暖水袋渐渐有了“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我好像真的触摸到了霜降节气的传统韵味。后来和老师一起给其他同学送暖水袋,看到他们惊喜的表情,我更觉得这份手作的温暖特别珍贵,也真切感受到书院“家文化”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陪伴与关怀。
——信息工程学院 三达书院 张佳庆
当收到其他同学和老师送来的手绘暖水袋时,我特别意外又感动。暖水袋上的柿子画得特别精致,有的还写着“柿柿如意”,拿在手里不仅能感受到温度,更能体会到满满的心意。霜降时节天气转凉,这份礼物就像一股暖流,让我在书院里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也让我对传统节气有了更亲切的认知。
——信息工程学院 三达书院 薛亚飞
(撰稿:贾鑫垚 供稿:三达书院 拍摄:鲁亚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