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动态 > 正文

以沙为声 打开“人际交往”新篇章——青藤书院举办“心灵之约”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16 浏览量:

当语言成为情绪的牢笼,沙盘正成为新的减压工具。5月15日16:20,青藤书院于106 壹+·愈趣舍开展“心灵之约(第11期)”系列活动,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赵小芳老师通过沙具的拓扑排列,将无形情绪解码为具象图景,助学生们在非言语对话中探索内心、疏解压力。

沙沙作响间 无声的情绪表达

活动伊始,赵老师便抛出任务:“请同学们共同在沙盘中创造一个场景,来代表你们目前的人际关系状况。你们可以自由选择,挑什么沙具、怎么摆弄,都随自己心意。”现场安静下来,只听得见沙粒摩挲的声响。当同学们反复调整沙具的位置、或屏息小心翼翼堆起一座小山时,赵老师正从这些看似无序的动作中,破译着潜意识投射的密码——这些看似随意的动作,都是大家内心世界的真实投射。在安静的创作中,那些平日里说不出口的感受,正借着沙具慢慢浮现。

沙景对话 看见未曾留意的自己

创作完成后的分享环节,赵老师邀请每位同学分享对沙盘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她将同学们摆弄沙具的下意识动作,转化为可被解读的意象符号,通过镜像反馈技术建立疗愈性对话。赵老师指出:“那些不安的、焦虑的、抑郁的情绪褶皱,或是意识表层之下的暗涌,都能借由沙具获得拓扑学意义上的释放,这些摆在沙里的物件,或许比我们更懂自己的心事。”在赵老师的悉心引领下,一位同学描绘了自己在沙盘中塑造出内心缓缓流淌的小溪、宁静的小凉亭、既是其随心所欲的精神家园,也寄寓着自己的思乡之情;另一位同学则通过沙盘中摆放的小人巧妙地表达了宿舍成员间的亲密无间。

从沙盘到生活 找得到答案

当话题转向实际的人际交往困惑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倒起了“苦水”:有同学烦恼与室友作息不同而产生摩擦,有同学为社团合作的摩擦发愁……赵老师提供了一些人际沟通的技巧,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亦或参考那些幽默而又充满智慧的“宿舍公约”实例。她建议通过赠送一些实用的小物件,将摩擦转化为建立宿舍情感的契机。赵老师在总结中指出,我们越能够直接表达自身的感受以及与之相关的需求,其他的人便越有可能对我们施以善意的反馈。

好的沟通也不只有单向倾诉、侃侃而谈,当给别人更多的机会去表达时,才能真正快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在温馨且扶持的氛围中,交流彼此的互动方式与心得、洞察人际交往的亮点与短板、掌握高效的沟通策略并汲取他人的智慧与援助,以此提升参与者的人际交往品质,构筑更加健康、和谐的社区网络。

心理学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知识,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用智慧。此次“心灵之约”活动,通过沙盘这一媒介,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绪与人际困惑具象化,让我们在无声的创作中,重新审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感受,用更积极、有效的方式与人沟通,努力构建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

——箕城书院/淬炼·国际商学院 杨 洋

撰稿:师绘闻 马文琪

摄影:杨紫霖

供稿:青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