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动态 > 正文

从细节开始 偷走全世界的碎片时间——青藤书院举办“读懂他/她的范儿”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01 浏览量:

当哈佛大学的宿舍楼里还充满着讨论与喧嚣时,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人马克・扎克伯格正用代码编织着改变全球社交的梦想。4月29日19:00,青藤书院于102 大咖·故事里举办“读懂他/她的范儿(第44期)”系列活动,书院发展导师吕东哲以《Facebook诞生记》为蓝本,揭秘马克・扎克伯格“从0到1”商业奇迹的核心要素。

启程 让创意在细微处出彩

“在互联网时代,好的创意遍地都是,关键是你能否把它们变为现实。”2003年,扎克伯格因开发“Facemash”——一个让学生对校园女生照片打分的项目,险些被哈佛开除,却意外捕捉到人们对“连接”的渴望。他迅速转向创立Facebook,用“真实身份+校园圈层”构建起最初的社交网。吕老师指出:真正的创新往往源于对细节的敏锐观察,而非单纯的技术堆砌。

考验 危机交织中的破局

Facebook的崛起并非坦途,“创意剽窃”诉讼持续数年,最终以6500万美元和解金告终。当用户规模突破600万时,扎克伯格与联合创始人萨瓦林的理念冲突激化,最终导致萨瓦林离开公司。“硅谷的规则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冷静与执着让他守住了公司的发展节奏。”吕老师总结道,“创业团队的分裂暴露了‘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主义’的必然碰撞。创始人对核心愿景的绝对掌控,有时是突破瓶颈的必要代价。”吕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创业时应对创意剽窃的经历:关键在于用法律武器保护权益,同时保持战略定力。

崛起 攀升的不只是技术

2018年,Facebook已成为重塑全球社交、商业与文化的重要力量。商业上,扎克伯格通过精准广告算法开创盈利模式;产品上,他通过收购Instagram、WhatsApp等平台,使其在社交领域的统治力不断增强。但伴随影响力而来的,是隐私泄露、虚假信息传播等争议问题。吕老师分析道:“扎克伯格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与对控制权的执着,推动了公司发展,却也使其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中面临挑战。”

价值 坚守在不确定的风口浪尖

回顾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吕老师总结出三大启示:一是创新源于对常规的突破;二是团队需保持愿景一致;三是企业需要平衡商业与社会责任。吕老师以书中金句收尾:“好的产品能改变用户习惯,而伟大的企业必须回应时代的追问,这或许就是Facebook留给创业者最珍贵的遗产。”

“改变世界的起点,往往是对某个微小需求的极致洞察。”从哈佛宿舍的代码实验到全球社交帝国的建立,扎克伯格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创业传奇,更是一堂关于坚持与责任的课程。每个平凡个体都可能通过对创新的执着追求,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从扎克伯格的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从险些被哈佛开除到构建起全球社交帝国,他的故事让我明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仅需要敏锐捕捉机会的眼光,更要有抵御风险、坚守初心的定力,只有将创意转化为行动,在困境中坚守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

——杏花书院/艺术传媒学院 郝佳利

这次活动让我深受触动,扎克伯格在校园里大胆试错、将创意实现的勇气,教会我“想法不能困于大脑,要敢于实践创新”,而团队分歧的案例也提醒我,在组队合作中既要学会沟通协调,也要坚守核心价值,这些都是未来成长的宝贵经验。

——无边书院/智能工程学院 刘豪华

撰稿:李怡瑶 杨轲超

摄影:史雨鑫

供稿:青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