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太行青年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探索脚步迈入了乡宁县独具魅力的紫砂壶小镇,开启了一场触摸泥土温度、感悟匠心传承、洞察产业振兴的文化之旅。在这里,成员们系统了解了北方紫砂产业的雄厚基础与蓬勃生机,聆听了从学徒到大师的动人故事,并深刻感受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碰撞融合下的乡村产业新图景。


底蕴深厚 北方紫砂展宏图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促进团首先领略了紫砂壶小镇的宏伟蓝图与深厚底蕴。成员们参观了藏品展馆,其展品按朝代顺序陈列,清晰勾勒出紫砂器皿从古朴实用到日益精良的技艺发展轨迹。在现代成品展区,成员们发现,传统紫砂艺术巧妙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茶具、茶罐、餐具等170余种产品焕发出新颖别致、生动有趣的当代审美活力。讲解员介绍,小镇正聚力打造涵盖紫砂公园、生态湿地、创意工坊等板块的“中国北方紫砂之都”,其核心区以宋代建筑风格为主,旨在推动紫砂文化体验、研学与文旅产业的深度协同发展。




匠心传承 薪火相继话担当
产业的生命力在于人才的接续。促进团成员特别采访了小镇内潜心学习的学徒们和德高望重的大师,聆听他们与紫砂的故事。“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的初中老师,他对紫砂制作非常热爱甚至愿意为之放弃许多。这份执着让我深深感受到,制作紫砂是一件值得骄傲的技艺。”刚刚毕业的学徒闫丽杰笑着说道,“看着悉心教导我们的老师傅们年岁渐长,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但我会坚定地走下去,接过传承的接力棒。”这番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担当。



随后,促进团拜访了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遗“乡宁民间紫砂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志文。吴大师细致讲解了紫砂壶制作的精妙流程:从“练泥”的千锤百炼,到“做坯”的匠心塑形,再到“修坯”的精雕细琢、“装饰”的艺术表达,直至“烧窑”后浴火成器。每一步都凝聚着对泥土特性的深刻理解与对细节的极致把控,让成员们真切体会到“匠人匠心”的深厚内涵。


创新引领 擘画未来拓新程
参观临近尾声,紫砂壶小镇负责人、临汾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乡宁县“先进个人”及劳动模范王仙鹏先生,为促进团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职业规划课。王先生回顾了自己的创办心路,分享了不同职业通往成功的共通哲理,其开阔的视野与务实的精神极大地拓宽了成员们对个人发展的认知。他带领成员们参观了小镇内设施齐全的紫砂产品直播间。促进团成员们直观感受到了小镇如何积极拥抱数字时代,利用新媒体平台讲好紫砂故事、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生动展现了传统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此次沉浸式的三下乡活动,为乡宁紫砂产业的未来注入了青年视角与活力,更在太行青年们心中深深埋下了“匠心”与“担当”的种子。从学徒的坚守誓言、大师的精湛技艺到负责人的创新探索,太行青年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深刻体悟了传统工艺的传承之重与时代赋予的振兴之责。这堂生动的实践课,激励着成员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行动,去探索、书写更多乡村振兴的故事。


(撰稿:张妍 付莉媛 供稿:太行书院 摄影:太行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