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焦点/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焦点 > 正文

三下乡|乡约西长寿:“禾”你一起的“三下乡”趣记——“禾下梦”之队乡村振兴促进团全过程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11 浏览量:

麦浪翻滚的余温尚未褪去,草帽上的颜料仍显鲜亮,药香与泥土的芬芳交织成难忘的记忆。



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悄然落幕,“禾下梦”之队乡村振兴促进团的身影虽将离开西长寿村,但这段扎根乡土的时光,早已在每个人心中种下成长的种子。从文化健康的温情守护到乡村美化的焕新行动,从丰收节的劳动欢歌到科技助农的创新探索,青春的足迹印刻在田间地头,也书写下与乡村共生共长的动人故事。



“香”约健康:药囊藏巧思,防诈入乡音

“大爷,这香囊您挂在屋里,驱蚊又安神,还有这传单上的防诈知识可得多看看!”7月8日的村头巷尾,队员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文化健康行动中,“禾下梦”之队以“实用+贴心”为准则,将健康关怀与文化守护融入乡土日常。队员们结合农村常见诈骗案例,将法条转化为“大白话”,制成图文传单走家串户讲解,对视力不佳的老人蹲在亲手编的小马扎上逐字解读,还开设“银发课堂”教老人用智能设备、留答疑电话;此外,队员们把从无边书院五味·中药工坊带来的艾草、薄荷等原料磨成粉,做成绣吉祥纹的香囊,传递“衣冠疗法”的健康祝福,有老人笑称:“这香味比城里香水还贴心,闻着踏实!”这些看似细碎的举动,实则是用青春的温度,为乡土筑起一道“健康防线”,让关怀与守护在烟火气中自然生长。



“边”角焕彩:草帽添画韵,土墙绽新颜

初到西长寿村时,路边随意丢弃的垃圾、破旧房屋旁疯长的杂草,与新修的砖瓦房形成刺眼反差。“禾下梦”之队用双手为乡村“梳妆”,让每一处细节都焕发新生。队员们化身“环境美容师”,手持修枝剪为树木“理发”,握着铲刀刮除斑驳的墙皮,再拿起画笔将“相信土地的力量”等标语绘在墙上。原本杂乱的角落,成了村民驻足的“文化打卡点”;那些日常可见的草帽,经大家添上麦穗、彩虹等图案,成了村民下地时的“时尚单品”。村民王大爷戴着画好的草帽打趣道:“戴上这帽子干活,腰不酸了,心里更亮堂了!”从清理一处杂草到焕新一面墙壁,从装饰一顶草帽到规整一条小径,看似微小的行动,却让西长寿村的村容村貌悄然蜕变,更让“生态美化”的理念在村民心中慢慢扎根。



“麦”向丰收:镰刀写青春,汗水酿甘甜

团队在西长寿村的每一天,都是从麦田开始的劳动实践,“唰唰”的割麦声此起彼伏,成为最朴实的晨曲。7月9日的晒谷场上,随着一声哨响,一场别开生面的“割麦比赛”让本次社会实践变得格外热烈——弯腰、挥镰、捆扎,动作一气呵成。正午的晒谷场,大家合力将麦穗摊开晾晒,阳光洒在饱满的麦粒上,折射出丰收的光芒。午后的“丰收运动会”更是热闹非凡:连枷的拍打中藏着协作的默契,趣味拔河的扎实马步中透着韧劲,连小朋友都加入“果蔬连连看”的游戏,笑声洒满场地。当新麦面粉做成面条、麦芽糖凝成糖画,队员们终于懂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意——汗水滴落处,生长的不仅是庄稼,更是坚韧的品格。



“番”倍精彩:大棚藏科技,直播秀土味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西长寿村的番茄,汁水饱满、酸甜可口!”7月10日的直播间里,队员们举着刚从大棚摘下的番茄热情推荐,果实红得透亮,还带着晨露的清新。此前,大家走进村里的番茄大棚,在当地村民李大爷夫妇的细致讲解下,不仅学习了采摘技巧,更亲手摘下成熟的果实,真切感受着大棚温控、水肥系统等科技手段让番茄甜度远超普通品种的神奇。带着这份新鲜与体验,队员们将番茄带回直播间,一边展示果实的饱满多汁,一边分享在大棚里的采摘故事,热情邀请大家到西长寿村亲自体验这份“科技的味道”。从田间学习到云端推广,科技助农的探索让队员们明白:乡村振兴既要脚踩泥土,也要借力新手段,才能让土地的馈赠被更多人看见。当乡村振兴的理念在西长寿村碰撞,00后携科技热血入乡——我们的故事,正以青春之姿,在山野生长。



在西长寿村,“禾下梦”之队乡村振兴促进团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触摸到乡村振兴跳动的脉搏,见证着平凡生活中的伟大力量。这场实践,是“三下乡”活动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鲜活注脚。队员们带着书院赋予的责任与温度,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让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的浪潮。离开的脚步虽轻,却已在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记——那些并肩劳作的身影、村民眼角的笑意、麦田里的誓言,早已刻入青春记忆。

“禾下梦”之队的实践至此告一段落,但那些为乡村付出的努力将持续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团队深知,乡村振兴的路很长,但生态劳动的种子已随汗水渗入团队成员心中。每寸翻新的土壤都在讲述团队成员与自然的故事。西长寿村,我们不说再见,以大地为约,待稻浪再起时,再看新的收获与成长!

同学有话说:

在西长寿村待的这些天,我对“乡村”的看法彻底变了。磨香囊时闻着药味、割麦子时流的汗、直播间里扯着嗓子喊,这些事儿让我明白,“干实事”比啥都实在。任老师总说“从劳动中学,到劳动里用”,这次“三下乡”,我算是真真切切体验到了。

——智造2401 路凯歌

给王大爷戴那顶画了画的草帽时,他说“你们来了,村里都亮堂多了”,我听着鼻子一下子就酸了。原来自己的力气,真能通过劳动,对乡村产生实实在在的改变。“三下乡”不算完,是咱带着地里的劲儿,接着往前闯的开始。

——智造2402 袁烽玮

(撰稿:温琦宇 许海鑫 供稿:无边书院 摄影:胡倩倩 王梦周 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