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鸢影舞,巧手匠心绘纸鸢
4月9日,晋中信息学院第一运动场化身风筝的场地。蓝天白云下,几十只形态各异的风筝竞相飞舞,有展翅欲飞的沙燕、灵动飘逸的金鱼、威武霸气的哪吒风筝……这是三达书院“创美四季·春—春天‘筝’当时”创意实践活动的精彩一幕。活动特别邀请马蓉、沈启敏、崔馨月、乔彩兵、石慧敏、张雪玲六位来自不同学院专业的全生异科导师和同学们共同体验制作风筝,有力推动了书院社区育人功能的深化发展。





扎骨成型显匠心 绘彩着墨展新意
活动分为制作实践与创意展示两大环节。各学生分组协作,系统学习了传统风筝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同学们严格遵循“扎、糊、绘、放”四大传统工序,先以竹篾为骨,通过精确测量、绑扎固定构建风筝基础框架;再以各纸类材料为面,运用传统糊裱技法完成蒙面工序;最后进入创意绘制阶段,各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进行艺术创作。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张宇学生团队深入挖掘山西本土文化元素,其创作的“鱼跃龙门”主题风筝不仅造型生动,更创新性地将砖雕纹样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艺术与传媒学院李博雅学生团队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传统沙燕风筝基础上融入当代绘画技法,通过渐变色彩与立体构图,使作品既保留传统风筝的工艺精髓,又展现出鲜明的时代审美特征。在实践过程中,各专业导师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通过“手把手”指导与“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在协同制作的同时,将空气动力学原理、传统工艺文化、美术设计理论等专业知识有机融入教学环节,实现了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引线结绳巧布局 乘风借力上青云
完成制作后,便是精彩的风筝放飞环节。同学们手持自制风筝,在放飞区尽情奔跑,五彩斑斓的风筝在空中争奇斗艳。有哪吒风筝、圆滚滚的小鸡风筝、鲤鱼风筝,运动场中央的放飞区早已人头攒动。同学们手捧精心制作的风筝,跃跃欲试。微风轻拂,首批试飞的风筝陆续升空,宛如一朵朵绽放于天际的鲜花。“快看!我们的‘鲤鱼跃龙门’飞起来了!”随着一阵欢呼,金红相间的鱼形风筝迎风而起,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不远处,一只近两米长的“哪吒闹海”风筝引得众人驻足——其飘逸的混天绫绸带随风舞动,仿佛再现神话中的飒爽英姿。






以春为媒,育创于行
作为三达书院“创美四季”品牌活动2025年的开篇之作,本次活动以“春”为主题,巧妙融合创造力、美育与传统文化传承。学子们不仅在实践中领悟了“扎、糊、绘、放”的传统技艺,更通过团队协作提升了沟通与执行力。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仍聚在一起交流心得。“原来风筝的尾巴是为了平衡风力而设计的,古人的智慧真了不起!”一位参与者感慨道。
未来,三达书院将持续推出“夏”“秋”“冬”系列主题活动,通过非遗手作、自然探索、社区公益等形式,构建浸润式育人生态,助力学子全面发展。正如书院标语所言:“源壹而创,筑梦为家。”这场春风里的风筝之约,已然在青春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生心得分享:
一开始制作风筝的时候,对图案和配色发愁,完全没思路,还好老师及时出现,提出中肯建议,一下就让风筝有了精气神,当时就觉得这活动有老师带着一起,心里特别踏实。希望以后三达书院多为大家举办这样的活动。
——艺术传媒学院 三达书院 刘妤婷
在放风筝过程中,手忙脚乱,风筝怎么都飞不高。关键时刻,孙老师耐心教放线、收线的技巧。按照老师说的做,看着风筝越飞越高,那种兴奋和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我也在活动中明白,制作风筝考验的是细心和耐心,放飞风筝则需要掌握技巧和方法。遇到困难时,不能盲目着急,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往往能事半功倍。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也至关重要,不轻易放弃,才能让风筝翱翔天际,让梦想展翅高飞!
——智能工程学院 无边书院 胡一博
(撰稿:刘卓君 夏景源 供稿:三达书院 摄影:孟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