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家乡美食,一样的温暖与爱,“妈妈味道”是每个人记忆中最特别的味道。10月23日12:00,“妈妈味道”第三届书院烹饪大赛于箕城广场举行,十二支书院代表队各显身手,通过煎、炒、烹、炸等不同的方式将食材进行搭配制作,以特色美食带我们一起品尝“妈妈味道”。

品尝美食是一种幸福,以用心烹饪的美食带给别人温暖也是一种幸福,走进比赛现场,精心搭配的食材经过不同工序的制作、调味,再加上创意美观的摆盘,可谓色、香、味俱全,勾起大家温暖的回忆。在三个环节的比拼中,各书院代表队各显身手,团队之间默契合作,制作出了心意满满的特色家乡菜。


舞刀弄剑·尽显高超技艺
每一道美食的制作都离不开精湛的刀工。在第一轮比拼中,大家通过土豆切丝、特色烹饪来制作尖椒土豆丝或酸辣土豆丝。在娴熟利落的动作下,一个个土豆变成了均匀有致的土豆丝,翻炒、颠勺、调味、装盘,简单的食材带来了不同的美味。赛程中,各个队伍都展现出了高超的刀工技艺,不同风味的土豆丝为我们带来味蕾上的享受。



名师高徒·共筑师生情谊
书院家人的陪伴与关怀总能给予我们许多前行路上的力量,在第二轮环节中,12位指导老师纷纷上阵进行现场指导,与选手们沟通协作,从食材搭配、调料用量、摆盘设计等不同方面进行建议指导。师生合作、朋辈互动,在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快速分配好各自的工作,准备需要的食材、佐料,默契的配合使得美食烹饪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柴米油盐各种佐料精心调配,酸甜苦辣不同味道碰撞相融,随着时间的流逝,菠萝咕咾肉、大盘鸡、宫保鸡丁等一道道美食新鲜出炉,火热的现场也让大家不断融入其中。


家式秘制·传承家乡美味
每种菜品的制作都源于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的向往,那是对家乡独特的记忆。在第三轮环节中,各个队伍向我们呈现出用心制作的家乡特色菜品。过油肉、风生水起捞莜面、麻辣香锅等特色美食让我们联想到了不同地域的不同风味特色,夕阳红老年队与贪吃蛇大队所制作的手工饺子和四喜饺子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味道与归属感,各色家乡美食带领我们走进不同的温暖记忆,这里的每一道拿手好菜都与我们有关。


煎、炒、烹、炸都是让食物变美味的方式,色、香、味、意、形的不同呈现让我们眼前一新,体会到了舌尖上的满足。在每轮环节最后,评委们都会用心品尝选手所做的每一道美食,对选手精心制作的美食进行肯定,在互动交流中鼓励大家继续传承家乡美味,同时投出自己心仪的一票。

从心出发,感受美食中传递的生活态度。活动中,参赛选手尽情展示自己,将自己对于美食的热爱与理解通过烹饪的方式呈现给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家乡的味道,每种味道背后都是一个故事。通过美食传递营养健康的饮食信号,发扬传统家庭菜,营造书院“家文化”氛围,相信每一种家乡味道都能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趣味生动、多姿多彩是我参加“妈妈味道”书院烹饪大赛最大的感受,学生团队发挥创意、积聚力量,用心、用情制作家乡味道,或是特别的工序,或是独家的秘方,或是精致的摆盘,或是亮眼的营销,让每位参与者尽情享受,乐在其中。不同的队伍比拼之余,也互相交流心得,品尝美味,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收获了珍贵友谊。其实“家乡的味道”并非有所特指,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温馨的感觉和舒服的味道,大家齐心协力,专注烹饪,平凡中的真挚方才是生活的真谛。
——青藤书院辅导员 路丽莎
美食是最深的乡愁,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我们最怀念的还是妈妈做的家常菜,那是专属于“妈妈味道”。这次活动让我获得了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平日里对于刀工、菜式、做法的多次练习,今天终于可以得以展现。通过团队合作、美食品尝与经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当看到美食出锅、摆盘,得到他人的认同时,我感受到的是满足与充实。
——箕城书院参赛选手 刘子轩
每一次的实践总能让我收获很多,从活动前期的物资筹备,活动中期的秩序维持再到活动结束后的场地整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当看到一道道美食制作完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参赛选手露出满足的笑容时,我感觉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妈妈味道”是令我们温暖的味道,选手们不同的诠释,也让我再一次联想到了关于家的记忆,那份爱将伴随我不断前行。
——学生书院联合会工作人员 杨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