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音乐带进生活,用“乐感”丰富自我,4月14日16:00,箕城书院于书院共享大厅举办“为你的思想搭建提升爬梯”思想Level第16期——给生活找点乐子,发觉自我的“乐感”,通识课教学部的白强老师带领大家走进音乐的世界,发觉自我“乐感”,感悟声音与思想交融的魅力。

认识“乐感” 点燃激情
“在场的各位同学喜欢听音乐的有多少?喜欢演唱的又有多少?”白强老师在活动开始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问答互动,以现实情况为切入点,带领大家认识不同等级的“乐感”,并结合自身实际经历,鼓励大家积极挖掘音乐中的思辨性。白老师讲道:“音乐中的思辨性也可以理解为相对性,思辨反应即是音乐的相对性比较,要从音乐中体会情节起伏与艺术质感,继而点燃心中的激情”。

提升“乐感” 激发兴趣
白强老师通过架子鼓做实验,让现场的同学们认识到“乐感”的重要性,同时告诉同学们“乐感”是可以通过后天不断努力而提升的。那么究竟该如何提升乐感呢?白强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几点小妙招,如用拍桌子的方式有技巧地练习节奏、用哼唱音符的方式感悟“音感”、用演唱简谱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乐感”等。同学们在掌握提升“乐感”的方法的同时也收获了阵阵欢声笑语,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领略“乐感” 创新体验
古典音乐或许晦涩难懂,但细细品味就可通其奥义。白老师引用《渔舟唱晚》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夕阳下渔民欢愉歌唱、满载而归的情境,独特而美妙、古朴而典雅。精彩讲解过后,白老师结合同学们的演唱效果与实际情况一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提升方案,并感悟道:“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不懈努力地奋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奋斗与坚持的意义。”音乐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共同体验音乐的独特魅力,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

享受“乐感” 感悟思辨
音乐与哲学都可以描述人类的情绪情感、思维方式以及自然万物,只是方式不同。音乐是最抽象数化却最直观形象的语言,是理性规律和本能冲动的完美结合,可以引发跨学科创新思维的内涵研究思考,剖析感性认知、逻辑思维、灵感顿悟之间的联系。
正所谓音声相合、高下相承;没有无声何以有声,没有高音不成低音,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音色,让自己拥有“被天使吻过的嗓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乐感”,在演唱中捕捉到音乐的无限魅力,学会在美妙的音乐中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在精彩的生活中感悟音乐的思辨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