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焦点/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焦点 > 正文

【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

发布日期:2021-07-14 浏览量: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太行书院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大学生暑期基层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基层宣传践行党的精神凝聚太行力量,开启了一段“三下乡”之旅。

【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

 

七月盛夏,透蓝天空,乘着热烈的风,我们在路上。7月12日,壶关乡村振兴观察经过充分的时间准备后终于出发啦!经过三小时的颠簸,13:00太行书院壶关振兴观察团到达了本次的实践地点壶关县,在西牢村村委人员的帮助下入住西牢村村委员会。

【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

 

7月13日,团队成员正式展开工作。首先,村委主任详细介绍了西牢村自2014年至今的基本情况,目前西牢村共560余人,占地721.72亩。2014年认定为整村贫困,全村有将近80%的人属于低收入人群,除务农外无其它收入。扶贫政策展开后,村内40%的房子都得到了国家危房改造政策的帮助全部翻新。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村民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很多因家中贫困无法上学的孩子也得到了“雨露计划”的保障,实现了上学的梦想。通过劳动保障局的招工很多青壮年人都外出打工,针对村内的妇女劳动保障局将培训“带进”村子里,一边培训技能一边参加劳动,实现自由化工作。不仅如此每年还会对旱地西红柿的种植进行3到5次培训,旱地西红柿日益成熟,实现了跨省销售,成为西牢村的主要产业,带动了村内的经济增长。

【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

 

现在的西牢村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各种各样的乡村建设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状况,解决了当地居民一系列的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如今,村民脸上的愁容少了,笑容多了,精神面貌也焕发出怡人的色彩。

【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

午后,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成员奔赴百尺镇中学向校长了解孩子们的受教育情况。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百尺镇中学是一个9年制的乡村寄宿学校,全校实施“四轨制”教学。通过政府“三支一扶”政策的帮助,现特岗教师人数达到90%,师资力量日渐丰富起来。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将音体美课程开设完整,使得学生美术的鉴赏能力、体育的运动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教师的努力,百尺镇中学教学成绩遥遥领先,始终保持乡镇中学第一。校长用成绩向世人证明了即使是贫困村庄的孩子也有不畏艰难努力向上的心。

【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

当校长谈到光荣榜上的学生时,他特意并反复强调:“孩子们能有这样喜人的成绩,最主要的还是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当孩子们出现偏科的倾向,老师们会抽出自己的空余时间,免费给孩子们补课,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整体成绩。”说到这里,校长已然红了眼眶……可见在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的道路上,为之付出努力的教育工作者背后的艰辛是无以言表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教师的使命担当精神铸造了当代中国的教育大厦。这些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刻铭记这条教书育人的使命。

【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三下乡】凝聚太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太行书院壶关乡村振兴考察团实纪一

三下乡活动的第一天,就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中结束了。用心下乡,满载希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位志愿者都有他们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相信他们一定会出色的完成本次活动。

(作者:徐帆 摄影:太行书院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