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瑶,女,2001年5月生,山西长治人,食品与环境学院园林专业2001班(三达书院)学生。对于参加活动,李梦瑶一开始的态度是“划划水”,当她经历了被别人批评和批评别人后,才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心。
如果说到大学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活动,非“21天晨起计划”莫属。
一开始加入学生书院联合会综合部时,我就抱着一种划水的态度,心想着书院能有多难的任务呢?不就是做做表格、写写材料,以我的能力足够应付了。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没两天,我就遇到了校级品牌活动——21天晨起计划。我的心一沉:我只是想填填表格混混分呀,怎么刚来就摊上大事儿了?
准备会上,我拿过任务分配表,一目十行地搜索自己的名字。看到李梦瑶仨字,我心里轻松不少,原来我只负责值班和审核同学们的打卡记录就行——哈哈 ,这不就是一个“摸鱼岗”嘛!
心里一放松,后面的会议内容是什么我根本就没听进去。其实,审核打卡记录并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需要组员认真核对打卡小程序中提交的照片和签到表上的照片是否一致。但当时的我却马马虎虎,在活动审核时草草了事,不管照片是否一致,有没有冒名顶替,在我这里一律通过——我想当然地认为,打卡的人这么多,谁还有工夫挨个检查呢?
万万没想到,我的小聪明并没有逃过部长的法眼。把审核表逐一地复审后,他发现我们组上交的结果跟实际情况不一致,就对我们提出了严肃批评:“你们这是什么态度啊?当时进部门的时候你们是怎么保证的?分配任务的时候都说能认真完成,结果呢?这是咱们招新之后遇到的第一次面向全校的大型活动,我分配任务时还特别强调了要认真对待!你们平时都是这样应付吗?”
当时的我并不觉得自己错了,心里想,真正自律的人不用别人检查也照样优秀,不自律的人就算天天被监督也还是懒散,后台审核这不是多此一举,太麻烦了,按参加者自己的意愿填写打卡情况不就行了?我心里不服气,就说道:“这个活动设计得根本就不合理!晨起的时间本来就很早了,签到地点离部分参加者的宿舍还很远,大家的活动积极性并不高。晨跑的同学有的还让其他人帮忙代跑,这与活动的初心已经背离了!”
部长看到我如此“倔强”,并没有生气,反而平静地提问我:“开会时分配的任务内容你听清楚并且做到了吗?如果这项任务交给别人会是一样的结果吗?”一瞬间我竟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坚持嘴硬:“这么点小事就上纲上线。”
部长见到我不愿反省也不再与我多言,叫我自己好好想想,扭身便走开了。直到这时,我心里还是不以为然。管他谁打卡,只要有人参加活动不就好了嘛,干嘛这么认真?
很快,新一期晨起计划又要开始了,部长照例召开任务分配会。由于分管组长生病缺席,审核打卡的任务只好临时安排给了我。我注意到,部长的目光似乎在我脸上停了几秒钟,最终他没有再说什么,继续说着后面的内容。我看看他的脸,有点心虚地低下了头。
会后,我翻了翻活动的流程,将事情都分配给了其他组员,准备享清闲。
其实,作为组长,我需要每天早上6点跟进活动。前几天还好,我确实跟了,但到了第七天的早晨,我实在是起不来了,在床上挣扎了一会儿,心里安慰自己,反正任务都分下去了,应该不会有事儿,于是又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但怕什么来什么,突然间,“嗡,嗡,嗡……”,手机急促振动,我眼睛也没睁:“喂?”电话那头像是炸了锅,负责这次活动的组员焦急地喊:“组长,书院的钥匙找不到了,门还没开,同学们进不去活动室,没法签到,这可怎么办呀?有人说要对活动进行差评!”
“什么?”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瞪大了眼睛:差评?这可是学校的品牌活动,要是被负责老师知道了就得挨批评了!我一边接电话,一边拽着梯子跳下床,随手抓起一件外套,三步并作两步就冲出了宿舍。一路上我边跑边抱怨: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今天稍稍多睡了一会儿就出事,怎么能找不到钥匙呢,都几点了还没开始签到?这下可要完了!
我心急火燎地一路狂奔,大老远就看见了书院门口黑压压的人群,心里一阵忐忑:还没找到钥匙?大家都在这里受着冻,不会和我们吵起来吧?
刚到门口,我一眼瞅到给我打电话的组员正在玩手机,我心里的怒火“蹭”一下就冒出来了,于是喘着粗气大声地呵斥:“看同学们在外边站着,不知道去问问钥匙在哪儿吗?实在找不到,不能去问问学长学姐之前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吗?”
说话间,我百米冲刺似地跑到楼管阿姨处借了另外一把钥匙,把书院的门打开。听着大家“怎么管签到的人现在才来?还有没有责任心?瞎耽误大家的工夫”的埋怨,我惭愧地低下头,一句也不敢解释,只能一边招呼同学们往进走,一边忙不迭地道歉。看着同学们陆续进了书院,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那一刻我感到浑身都像是脱力了一样,瘫坐在椅子上呼呼喘粗气。
打卡结束后,负责当天打卡的组员低着头向我走来,话还没说就哭了起来。我心里不由得有些不忍,这次的事情也不能全怪她,她已经完成了本职工作——早早地来现场登记。钥匙不在原处确实是突发状况,要她一个没什么经验的新人完美解决实在是有点难。我刚才实在是太着急了,所以才没控制好自己的语气。
看着低着头的她,我突然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回忆起之前部长对我的批评。我批评人家小组员没有做好工作,我上次不也没做好吗?不也该受到批评吗?为什么我就没有“好好想想”呢?不仅如此,上次我偷懒出错,部长还心平气和地跟我摆事实、讲道理,而我不仅没认识到错误,还嘴硬顶撞。这次自己碰到组员犯了错,却连平静地劝导都做不到。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愧疚和自责。
我意识到以前的自己不仅做事不尽职尽责,而且还拒绝别人的批评,简直太不像样子了!
从此,我开始有意识地感受肩上的责任,无论什么活动,我都叮嘱自己,一定要尽职尽责地把它做好。
时间很快到了大三,我成为了学生书院联合会的副部长,“21天晨起计划”再次分配到了我的手中。我不自觉地想到前两次的教训,觉得不能再出任何问题。在任务分配会上,我不再想着选择“清闲”的岗位,而是主动挑起担子。我详细地策划了执行方案,包含喷绘物料的制作、各类场地的预定、参与者的具体安排以及工作人员的调动等细节,并设想了种种突发状况,做好了解决预案。另外,我还提前和小伙伴们一起寻找各种创新点,观摩其他组织举办的活动,寻找灵感,并反复讨论,力求把活动办好、办得更有吸引力。
活动顺利结束后,在复盘时,我突然感到,现在的我和以前,完全不是一个人了。丢掉了“散漫”“佛系”“不求上进”的心态,我整个人都充满了责任心。责任对我来说不再是包袱,反而成了“充电宝”。同时,我还意识到,培养组员们的责任心不能靠给大家硬压任务,而是要激发大家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主动去承担责任,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