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我与书院的故事/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我与书院的故事 > 正文

宋潍辰:改变我的两次舞蹈经历

发布日期:2025-03-03 浏览量:

宋潍辰,女,2003年6月生,山西太原人,淬炼·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方向)2102班,太行书院学生。从怯懦的舞蹈新手到带领团队夺冠的队长,宋潍辰经历了难忘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她明白了什么叫责任,什么是管理。

舞蹈,对我来讲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因为,围绕着舞蹈发生的两件事儿,彻底改变了我。

undefined

第一件事儿是刚入大学时,我跳得不好,被批了。

大一的我在眼花缭乱的社团中,选择加入了艺术实践部、大学生艺术团音乐剧团、校运动舞蹈队。我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健美操,很喜欢舞蹈,当初选这个学校,就有奔着它“最艺术的非艺术大学”的名头。

很快,训练任务来了。我们队要在舞蹈大赛中表演剧目《无名的功勋》。学姐先教大家动作,之后大家自行练习加深记忆。有健美操的底子,我对自身的韵律感很有信心,所以并没有拿这个训练当成多大个事儿。每次顺完动作,我就觉得“差不多了”,就像下班打卡一样准时离开。看到一些队员排练室重复训练,我觉得自己没必要苦哈哈地“加班加点”。

24651

但没想到,很快我就栽了一个大跟头。

一次热身完,学姐验收训练成果。轮到我时,明明是顺过的动作,可我就像是一台总会“掉帧”的电脑,一会儿抢拍、一会儿忘动作。那一刻,别提多尴尬了,我感觉身后有两道利剑般的目光,盯得我如芒在背。

音乐一结束,看到学姐露出“铁板”般的表情,我有些不知所措。或许是顾及我的面子,学姐又让我跳了一遍。可与学姐那严肃的目光对视,我就更紧张了,动作很僵硬。心绪不宁间,出的错更多了。

来回跳错了几次后,学姐终于忍不住了:“停!宋潍辰你不能跳就换人!”话音一落,排练室里一片寂静,众人面面相觑。我的脸一下烧起来,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排练完,我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反复回忆着在排练厅被训斥的场景,觉得既丢人又委屈。今天刚被当众骂完,明天又得训练,我该怎么面对大家?之前入队时我还说自己有健美操基础,结果不仅没成为模范,反而成了跟不上拍子的“差生”,真丢人啊!

电话里,我对妈妈诉苦水,越说越委屈,眼泪止不住地流:“妈!我不想跳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妈妈安慰了我许久,并帮我分析原因:“闺女,你的能力妈知道,绝不会比其他人差,是不是刚去学校太紧张了?”

挂断电话,我慢慢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自己。抛开被骂丢人的事,我自己真的把排练当成大事放在心上了吗?仗着自己有点底子,一次次地“差不多”——动作差不多,节拍差不多,看起来样样差不多,结果加起来却差一大截子!还有,我竟然因为这个想当逃兵!现在排练进度已过半,如果我走了,队里还得重新找人,重教动作!退队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全队不负责,以后我名声可就臭了!不行不行,我可不能这么干!

第二天,我咬着牙重回了排练场。从此之后,默默将排练视为头等大事,时时刻刻叮嘱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我脑海中倒数着表演的日期,抓住一切空闲时间记动作、记拍子,只要没课就到排练室练习。我把手机支在面前,心里默念着拍子做动作,跳完一遍就回看录像,检查自己哪里没跟上节拍。只要有一个动作没跟上,马上停下来重头开始跳。每一次练习都被我当作是上台前的最后一遍。我给自己规定,一遍要有一遍的效果。甚至,就连排练完回到宿舍,我还会在手机上循环播放舞蹈视频,加深记忆,直到耳机没电。每次从排练厅里出来,月亮早就已经开始轮岗,在秋风伴随下,学校的小路格外萧瑟,但我提醒自己必须咬牙坚持,一定要对自己负责。

16E73

就这样,我的失误开始慢慢减少,动作也越来越标准。再到验收时,我看到学姐严肃的审视逐渐变成炽热的赞许,我长吁了一口气,心中涌出一股成就感。

演出当天,我精准地踩在每个拍子上。零失误!

回到宿舍,我看着演出的视频,感慨万千。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心存一份责任心,必须认真对待,不然,哪怕再有优势,“差不多行了”的念头都极有导致失败。

第二件事儿,是带队排练。

大二时,我成功竞选上了系艺术实践部舞蹈队队长。有了上学期的教训,我牢记自己的责任,绝不当“差不多女生”,一定要认真带队完成任务。

但这次,我的责任心似乎过猛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的第一把火烧在选舞上。一收到比赛通知,我心里就展开了一幅蓝图:拿冠军!去年舞蹈大赛我们是第一名,这个成果不能断送在我手里。要想拿奖,首先就得选一个让评委老师眼前一亮的作品,而且还要多加几个别人做不出来的技巧。为此,我们暗下决心,要加班加点地训练,狠狠抠细节,把大家都训练成舞蹈精英。

那一周,我抱着手机从早到晚刷视频选舞,刷的我头昏眼花之际,找到了《红船》曲目——伴着哗啦啦的水声,舞蹈演员将象征着红船的红绸高高托举,在风雨中将绸缎接力传承……多好的舞蹈啊,就它了!

我抽出一切空闲时间,先学动作,再教队员。根据舞蹈视频,前两个个八拍中,20名群舞演员需要背对舞台,跟随音乐整齐地晃动身体,象征着红船随着水流轻轻摇摆。随后一个重拍,所有人迅速转身,或半跪或抬手,将造型定格。

我提前将动作学会,然后分解演示了几遍,详细讲解了要领,强调大家自己卡着拍子多练——光靠我带练肯定不行。

然而,等到验收时,我发现大家一开始就跟不上节奏——你快一点,她慢一点;你朝左晃她朝右晃,有些人还撞在一起,完全体现不出来随水流摇摆的感觉。而和上音乐后更完了,背景音乐没有歌词,大家没法去记唱到哪个字该转身,这无疑增大了齐舞的难度,本该是潇洒利落的转身定格,被大家做得稀稀拉拉——这个人转过来了,那个人还背朝舞台,简直是群魔乱舞,不忍直视。

明明已经三令五申了,结果还是跳成这样,我心里火冒三丈,实在忍不住说了他们几句,结果马上有人反驳:“学姐,你这动作得核心力量特别足,才能控制住身体转过来不晃,你都学了多少年了,我们才刚接触两天,这哪能跟的上?”

我很委屈,找到老师。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潍辰,我知道你很有责任心,想选个好舞一举夺冠,但这个舞难度太大了,咱们系的很多孩子们都没基础,想跳成视频这样,没个一年半载下不来。要不咱找个简单的?把它跳齐跳好也有可能拿奖。”

尽管心中还有不甘,看着大家的状态,我还是根据老师的意见作出了妥协,换成了难度较低的《万家灯火》。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每天晚上带大家从六点训到十点,热身、学舞、抠细节、体能训练排满四个小时。队员们依旧叫苦不迭,但我觉得动作已经降低难度了,就不应该再放松了——这要是还跳不好,肯定是夺冠无望。

16AE9

结合以前的经验,我觉得大家水平上不来,明显就是练得少。于是我苦口婆心,念叨大家自己回去也要练、也要看,但收效甚微。实在气不过,我就在排练时点名批评队员。排练室的气氛一度变得很紧张,大家明显表现出了抵触,有队员在排练时抱怨:“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有的人则迟到早退,排练时满脸不情愿。我也觉得很冤,又不是给我演,冲我发什么脾气呀?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强压怒火,依旧对动作精益求精,动作做不好就反复做。

“跳得不齐,重来”

“XX错了,重来”,

“怎么都懒懒散散的?想加体能吗?”

……

一天排练时,一个男生突然大声说:“学姐,我们每天都快累死了,你就不能让我们休息休息吗?我们跳这个舞又没有奖金,至于这么拼命吗?”祸不单行,QQ群在这时又传来噩耗:比赛延迟。

这已经是第五次改时间了!比赛原定去年11月中旬,先推到11月底,又改到12月中,紧接着宣布取消,随后又在3月中旬“复活”,好容易快挨到时间了,这突然又宣布要推迟了!这个消息成了导火索,排练现场瞬间被点燃。

“不练了!”

“这还练什么!没完没了了?!”…

我整个人都麻了,心里委屈地不知道说啥。我拿队里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办,牺牲一切课余时间争分夺秒地排练,喊拍子嗓子都喊哑了,可大家却一个个都不当回事儿,光我一个人着急。还有学校,整人玩儿呢这是?来来回回改时间,这叫人怎么准备?大家的情绪我要怎么安抚?怨气冲天的团队叫我怎么带?

我觉得这次真的不是我没有责任心,你们不练?我还不带了呢,躺在宿舍多舒服!于是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有去排练厅,一想起当天发生的场景,我就火冒三丈。沙哑疼痛的喉咙、一再延期的比赛、不理解我的队员……越想越窝火。

一天,我去一餐三楼参加一场答辩活动,刚好与排练室离得很近。活动结束时已经是晚上七点,我刚走出大门,就听到有人在喊拍子,循声望去,是别的系正在排练。队员们一个个大汗淋漓,满身都是灰尘,但却看不出一点怨气。我有些好奇,便悄悄停下脚步瞄了几眼,说实话,他们的队员跳得一般,好几个动作都做不齐,可带训的同学却不是板着脸破口大骂,反而是耐心地说:“不要急,先休息一下喝点水,调整一下状态,最后一遍。”

看到这些,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反思自己,发生冲突的原因好像也不全是因为比赛反复延期,我是不是对于“负责任”矫枉过正了?为了练好、夺冠,就用几近严苛的方式训练没有舞蹈基础的同学,结果过犹不及,磨灭了大家的兴趣,激起了抵触心理。还有,有几个人能承受住当众被严厉批评呢?回想大一时,我不是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吗?那时自己还跑到楼梯间里跟妈妈哭鼻子,差点退队逃跑呢!

1F1A6

越想我越觉得心里像十五个竹筒打水,七上八下的。我是舞蹈队的队长,如果真的现在放弃不练了,没法跟老师交代不说,大家前期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东流,换了四次的灯笼道具也用不上了。更重要的是,每个系都有自己的代表队,我们队不夺冠也就罢了,难道还要在我手上“开天窗”?

不行!这不是我一个人想不干就不干了的事儿,即使是再有怨气,也得比完再说!

想通了后,我第二天就通知大家恢复排练。我先给队员们开了个动员会,掏心掏肺地将想法讲给大家,并为自己之前的严苛道歉,一再强调自己是“对事不对人”。或许是被我的真诚打动,一阵沉默过后,大家似乎不再抵触排练了。后面,我更是吸取教训,秉持着刚柔并济的原则,以稳住大家情绪为第一要务,不再一味地“高标准 严要求”。每次先在排练前给大家树立目标,鼓励队员们认真起来,排练在“精”不在“多”,力求一遍过。在练体能和动作时,更是冲锋在前,跳得好两个小时就结束训练,大家状态不好就适可而止,交给明天。感觉到队员们累的时候,我主动起头跟大家聊八卦,排练结束还一起聚餐。

就这样,慢慢地,大家的尴尬的气氛逐渐化解了,对我不再板着脸,而动作也逐渐变得标准起来。

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我和队员们一起守住了冠军。

21DCF

回想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我感慨万千,带团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光靠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关注引导人心,责任心与方法同等重要。这些感悟,将深深烙在我的心里,使我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