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我与书院的故事/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我与书院的故事 > 正文

刘益:“渣男”与“导演”

发布日期:2025-03-03 浏览量:

刘益,男,2003年10月出生,河南信阳人,淬炼·国际商学院审计2201班青藤书院学生。刘益说在大学里,他的成长不仅在专业知识,还在三件事儿上——学写新闻、学做表演、学做导演。

很多人,包括我,在上大学前,一直都认为,大学就是学专业知识的。然而,等上了两年大学我才发现,我所缺的,岂只专业知识,更多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有几件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5114B

第一件事儿是写新闻稿。

大一刚入学,我就竞选为班级的宣传委员,还加入了大学生艺术团新闻宣传部。搞宣传就避不开写新闻稿。

第一次,就是采写十月的班级完满团支部活动新闻。当时活动一结束,我就抱起电脑准备开工,但毫无经验的我却不知道从哪里落笔。我在键盘前抓耳挠腮,脑中一遍遍地过着活动的场景,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它们转化成文字。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一个字也蹦不出来。我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一会儿抖腿一会儿喝水,实在想不出再上个厕所。光标在页面上闪烁,仿佛在催促我,可半个小时过去了,屏幕上依然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副标题。

719C2

“十月的阳光温暖和煦,我们在碧蓝的天空下……”不行不行,什么玩意儿,像是在写日记,我把删除键摁得啪啪响。“旭日当空,秋高气爽,新学期伊始……”再写还是不满意,继续删除。反复几次后,我开始抓狂。整个宿舍回荡着我敲击键盘的声音,像是催命的鼓点,敲得我越来越急躁——一个宣传委员,却写不出稿来,说出来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整整一下午,我终于憋出了806字。部长的批改意见很快传回来,打开文档,我眼前一黑——返回的稿件几乎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正文全篇都是黄色的修改意见。这咋改?还不如重写!

好在救援电话很快打来,部长建议我按照主次来谋篇布局,调整每部分的字数,将稿件的篇幅设置得更合理。在她的指点下,我重新梳理了文章结构,严格按照倒金字塔范式来写,先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再写活动的亮点,最后添加一些对参与活动的同学的采访。

二稿返回时,标黄处明显减少。这让我心里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我将稿件发给辅导员。尽管有了部长的“加持”,我依旧惴惴不安,害怕自己写得太烂。好在,辅导员只改动了几处字词。这下我乐开了花,心里飘过一个大字:爽!

或许是因为这次的稿件,没过几天,张老师就任命我为“大宣委”,并在QQ群里发布通知,以后七个班的新闻稿都先发给我初审,随后再发给导员。

43915

因为第一篇稿子并不是我独立完成的,我还没有真正弄通新闻的规律,所以起初经我初审的稿件还是会大面积地“飘黄”。但练习的次数多了,我的水平开始慢慢提升。很快,我也学会了如何分析稿件,积累了许多写作规律,返回稿件中标黄处越来越少。直到大二时,我的一篇新闻稿在发给老师后,竟一字未改就发布了,这让我激动得差点哭了。

两年的时间里,我累计在官网、“信院青年”等校园平台上发表了近百篇推文。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我觉得,写新闻可能不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学业要求,但会写新闻,一定会让我超过绝大多数人,变得更有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新闻写作,我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提升了一大截,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人生财富。

第二件事儿是学当“渣男”。

作为大学生艺术团宣传成员,我为团里写了许多活动稿件,与各个老师都混了个“脸熟”。一次,艺术中心的范志远老师问我想不想试试音乐剧。学到写新闻甜头的我顿时眼前一亮,这又是一个提升机会!

经过面试,老师分配给我一个角色——同时拥有两位女朋友的“渣男”英武。这让我目瞪口呆:我没学过表演,更没当过“渣男”。俩Debuff叠一起,那一刻,我真觉的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拉不下脸来反悔,只好赶鸭子上架般地当起了“渣男”。

58F23

初次登台,我完全不知道怎么演。有一幕戏是英武带着一位女友小萍遇到了男主,英武的台词是:“很高兴认识你,我是英武,是小萍的男朋友。”这时应当表现出渣男特有的“理不直气也壮”,可我打心眼儿里觉得英武理亏,再加上自己第一次演戏的紧张害羞,就嗫嚅地说出了台词。老师开玩笑地说:“你不能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审判英武,在英武的心里,他就是原配。你演的像‘小三儿’,得改啊!”

离开排练室,我就一直琢磨怎么才能演好渣男。最终,我想通了,在舞台上,我只能是英武,不能是刘益,刘益的这张脸一定不能再要了——算了,豁出去了!

于是,我在B站搜索了影视剧里的渣男角色,借鉴他们的言行举止。比如,英武刚出场就需要向小萍展示魅力,让她成为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我加入了抛媚眼、撩头发等小动作。后来,观众们看到这一幕时,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现场效果堪比演小品。

看我越来越入戏,团里的朋友们也开始戏称我为“渣男”,这让我开始有点尴尬,后来一想,这不正说明他们认可我的表演了吗?于是也就随他们了。

另外一个难题是,“渣男”不仅会“劈腿”,还得会唱高音!听完老师的示范,我哭丧着脸吐槽:这么高怎么上得去?这年头渣男还真是不好当。剧情中,需要高音的地方一共十个字,我一试唱,开头仨字全破音,这怎么办?李毓老师告诉我,要丹田发力,不要大白嗓子干吼。看我不知道哪里丹田,老师想了个办法——她将三个椅子拼一起,让我躺上去,压着我靠近腹部的位置,让我自己琢磨一股对抗的力。我憋着一口气使劲儿往起顶,她说:“对!发声,快唱歌词!”我好像摸到点门道,一喊,结果破得更厉害,她担忧地说:“你要自己多练啊,只有经常唱,音域才能变宽,需要高音时才上得去。如果一直破,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演出时用垫音了。”可用了垫音就不是我的演出了,也是对音乐剧的不尊重。于是我就天天循环播放《渣男想要爱进行曲》,逮到时间就唱,把室友唱得几近崩溃:“阿益,收手吧,外面全是野猫了。”

6193C

临近演出,好朋友师伟嘉与宋潍辰安慰我:“充分放松嗓子再唱,不要紧张,就算真破音也没有关系,毕竟大家都是非专业的爱好者,唱不上去实属正常。”我一想也是,只要努力了就好。

也许是心情放松的缘故,到了临近演出的排练,我竟然有几次没有破音!这让我信心大增。我暗暗记下当时的发音要点。后来,到了真正的表演,果然成功了。

也许有人认为花大气力去学习表演一个“渣男”,对大学生来讲是不务正业,但我却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收获了很多东西,比如说,解决问题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努力去尝试,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再比如对努力的理解——只要坚持,总会有进步。哪怕最终还是唱破了音,也没有关系,就像好朋友安慰我的那句话,“唱不上去实属正常”,尽力了就好。

第三件事儿是学做导演。

大二结束前,校园心理剧大赛开始报名,八大学院都要派出自己的代表队参赛。王军御老师找到我,要我去执导剧本。

当时,我有点慌张,毕竟自己从来没当过导演。可一想自己以前也没写过稿件、没当过演员,最后不照样成了吗?我又有了些信心。凡事总有第一次,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王老师提出,可以参考《情绪特工队》的设定,将主人公的情绪拟人化,剥离出角色怒怒、忧忧、乐乐、厌厌等。随后我们将主舞台分成两半,大舞台呈现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小舞台作为主人公的“大脑控制室”,通过“乐”、“怒”、“忧”、“厌”、“怕”五个角色,将主人公的情绪反应具象化。

61397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表演时,两个舞台上的演员完全割裂:这边主人公与母亲吵得正凶,那边的“情绪们”却像一根根没有表情的木头,杵在台上;“情绪们”因为误会大打出手,主人公们又成了看客。

总结时,我意识到,因为缺乏经验,我在写剧本时,并没能设计出每一幕场景里所有人物和情绪角色们的动作,演员自身也都是业余选手,根本没有配合角色反应的意识。

为了解决舞台割裂的问题,我先完善剧本,然后大家集思广益,逐一设计每个场景中台上演员的动作细节:“怕怕”一边皱眉一边抠手,“忧忧”哭丧着脸耷拉半边身子,“乐乐”表演时根据台词加上保护伞的动作以及破次元与主角交流,“怒怒”在主人公跟妈妈发脾气时,就身穿红色辣椒服饰,举着道具恶魔叉绕着妈妈挥舞……

42EBB

彩排时,大家都反应设计得很好。

最终,那次表演我们获了第二名,但直到今天,我依然能记起,漏洞百出的联排:灯光切不好,图片切不好,演员忘词,背景音乐卡不上节奏……哪哪都有问题。我们不得不边演边改,直到临上场,演员们都还在后台强化记忆新台词。

尽管有很多问题,我依然认为,这对我们参与演出的所有人来讲,有很大的意义。我们不仅又尝试了一个新的领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尝试中,我们的思维不断碰撞升华,产生了很多的新奇的想法,极大刺激了我们突破思维定式的动力,让我们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和乐趣,明白了创新的方式与方法。

3705D

或许,以后我不会去从事写作与演艺,但这三件事儿,却是我生命的重要养分,不仅让我收获了自信,更支持着我以积极的态度继续探索人生未知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