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杏花书院围绕语言表达、时评睿谈与阅读交流三大主题,开展名誉院长系列活动,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通过提升同学们的表达力,对时事热点的敏感度以及阅读书籍赋能学子成长。


精研肢体语言,解锁沟通密码
4月15日10:00,杏花书院于表达力大厅举办开讲啦第53期:肢体语言在表达中的应用活动,杏花书院名誉院长高昂老师与创意写作学院王绍燕老师梦幻联动,激情开讲。


活动现场,高昂老师以幽默的现场互动切入,强调“肢体语言是思想的自然延伸”。高老师通过即兴演示指出:“肢体动作无需刻意设计,关键在于与语言内容产生共鸣。当你沉浸于表达时,手势、眼神皆会自然流动。”针对学生关注的“演讲紧张”问题,高老师进一步分享实战技巧:“目光应平视最后一排观众头顶,避免聚焦个体;手势高度控制在腰部至肩部之间,开放式姿态更显自信。”现场同学们通过模拟面试、即兴演讲等环节,亲身体验“从僵硬到自然”的表达蜕变。


王绍燕老师则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微表情的力量,对比“职业微笑”与“真心微笑”的生理差异,并引用法国心理学家实验数据,揭示真诚表情对人际关系的深远影响。王老师特别指出:“面试时短暂的点头示意、离场时的目光致意,这些细节传递的尊重感,往往比语言更具穿透力。”

洞察全球变局,解码时代机遇
4月15日14:00,杏花书院于表达力大厅开展名誉院长系列活动之生活圆桌派第13期:时评睿谈活动,此次活动名誉院长高昂老师以中美贸易博弈、人工智能浪潮与文化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为同学们剖析全球格局。


针对近期美国加征关税事件,高老师以数据对比揭示本质:“中国产业链的完整性与内需市场的韧性,是应对冲击的核心底气。”活动现场,高老师还结合雷军与海尔周云杰的“流量与初心”之争,强调“实业为本、创新为翼”的发展观:“小米以性价比打破垄断,海尔以品质坚守口碑——青年既要拥抱技术变革,更需筑牢专业根基。”


谈及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竞争力,高老师直言:“算力与算法可以被追赶,但跨文化理解力与人性洞察力,才是中国青年的独特优势。”实践环节,同学们通过模拟“国际商务谈判”,体验文化差异下的沟通策略,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只有自身强大,才可以在国际博弈中获得话语权。而我们在对外沟通中,也要秉持不卑不亢的态度真诚沟通。高老师在活动结束之际总结道:“读懂历史,才能预判未来;扎根本土,方能对话世界”。

对话行业先锋,锚定职业坐标
4月15日13:30,杏花书院名誉院长高昂老师于潮音·语言艺术馆以《段永平传》为切入点,以有声电台录制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了大咖成长经历,并勉励同学们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并于当日16:00在上河书院206竹林·围炉夜话开展伴读书房第48期活动。交流中,名誉院长高昂老师结合段永平的创业经历和自身从软件工程师到电台主持人的职业转型经验,鼓励同学们突破专业边界的限制,拥抱时代浪潮,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方向。他分享道:“所有跨界背后,是对表达艺术与人性本质的持续探索,而阅读则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针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的“专业与职业错位”困惑,高老师提出了一套清晰的解决思路:“以兴趣锚定方向,以认知拓宽路径,以坚持抵御速朽。”他强调,阅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兴趣所在,还能通过积累认知,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路径。高老师还结合段永平、雷军等案例,剖析成功背后的“可复制逻辑”:模仿不是跟风,而是从优秀案例中提炼方法论;流量不是捷径,而是价值观的放大器。同学们在高老师的话语中感悟大咖的精神力量,在阅读中汲取成功的路径。



从肢体语言的精微把控到全球变局的宏观洞察,名誉院长高昂老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行业经验,为学子搭建起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打动人心的表达力,将热爱淬炼为穿越周期的生命力。愿每位学子都能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自己。
(撰稿:郭嘉翔 供稿:杏花书院 摄影:杏花书院品牌营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