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14:30第十五期青春身心小驿站在箕城书院思辨厅如约而至,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为实验实训中心高瑞斌老师,所讲话题为“如何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关系”。
如蜘蛛一样 自我存在于关系中
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之中,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被各种关系所缠绕,那么什么是关系呢?同学们自己对关系的理解是什么呢?这是高瑞斌老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同学们陷入思考中,有的同学积极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关系就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枢纽,是如同纽带一样的存在;还有同学表示,在面对不同的人时,自己的表现是不同的,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众所周知的一句话:你存在,所以我存在。关系里的“我”,就像蜘蛛一样,而关系就是蛛网,单独一个我是不存在的关系的,关系里的“我”是相互定义,相互成就的。

环境关系的不同 造就不同的自我
“你可以光着膀子在家里,但你不可以光着膀子上课去”,高瑞斌老师用了这样一句风趣幽默的话告诉我们:独处的空间,也是由关系界定的,在家中,我们是随心所欲的,一旦跨过出家门,就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这样不合适的想法,会想着要做些改变,这是外界对人本身思想上产生的影响。作为一个演员,在荧幕上的形象都是光鲜亮丽的,而在私底下,他们也可以是素面朝天,可是不论是在荧屏上亦或是生活中,他们都是同一个人,这个人本身是没有变化的,改变的只是形象,这就说明了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很不同的,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关系,不是你的个性。

改变关系视角 拓展自我改变空间
从个体角度去看自我,会感觉自己有一个稳定的特性,“自卑”或是“自信”,“敏感”或是“乐观”,这都是头脑中的“自我概念”,是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这种标签在我们的脑海中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了,我们不愿意去做更多的改变,因为我们的思想告诉我们:你就是这样的。
然而当我们从关系角度看自我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同,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中,从每一段关系中去看自我的表现,会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够好,在这段关系中不合适,从而做出改变,改变了关系视角,自我改变的空间也随之拓展。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面。没有谁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我们都处在一个偌大的关系群体中,从关系角度看自我,改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