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5月22日15:30,太行书院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携手举办“五四讲堂”第四讲“百年五四谈爱国”。这次活动主讲嘉宾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赵海渊老师。赵老师带领同学们再次追忆那段历史光辉岁月。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深有感触。

赵海渊老师为大家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主发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青年的身影始终站立在伟大变革的前沿。他们喊出的口号,每每成为时代强音;他们展现的风采,往往标志着时代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师讲解
随后,赵海渊老师主要为大家讲解了五四运动的过程。从1919年5月3日晚到1919年6月9日,这期间学生们不顾军警阻挠,举行游行示威运动;工人们不畏权贵,不受压迫纷纷罢工。正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实行变革的决心,使他们一直以自己的敏锐和热血青春推动历史进步。同时,我们当代的青年也与这种进步一道成长,肩负起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责任,塑造起具有时代光芒的爱国精神。相信,赢得过巨大光荣的中国青年,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更大的光荣。

赵海渊老师为大家总结整个五四运动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跨越百年的大历史观,系统总结了五四运动的意义和经验,特别是对中国青年的深远影响。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并强调:“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对青年来说,青春不仅仅是去奋斗、去追求,它更是责任与使命的担当。希望每位太行学子,都能通过“五四讲堂”了解到更多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愿太行学子们有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