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家查德瑞斯塔克说过,“如果你想让大脑发挥最佳功能,就要消除依序连续处理每件事的倾向,摒除世界必须符合顺序表象和理性秩序的想法”,而旅行正可以不停地“结构并重构”你的惯常认知与生活习惯,久了你就比“不旅行”时更有创意弹性。5月17日19:00,“为你的思想搭建提升爬梯”思想Level第六期——“在旅行中提升思辨认知”在箕城广场成功举办,让我们认识到旅行不仅仅是休闲度假而已,带着头脑去旅行,竟然可以清洗并重灌升级你的脑硬盘。
多面能手 一个有趣的人
本期活动所邀分享嘉宾是来自我校竞技体育中心、信院知名的“半山”老师李俊博,他是我校大学生淬炼营指导老师,也是一名户外运动体验式培训师、优秀裁判员,而且拥有国家二级厨师资格证,他擅长攀岩、登山、徒步、划船,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厨,一个拥有广泛兴趣、丰富历经、有趣灵魂的人。本期活动中李俊博老师与200余名同学相约箕城广场,结合旅行的体验中分享自己的亲身感悟,探讨人在旅行中思维方式的提档升级。

分享经历 品旅行的意义
活动开始,大学生艺术团的小伙伴们带来青春洋溢的现代舞,活力四射溢满溢满现场。接着是李俊博老师的个人分享,他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旅行中遇到的种种美好。乌兰察布与牧马人的邂逅、太白山晚霞与云海的交界之处、4月的林芝桃花节还有昭苏8月的油菜花。不仅如此他还路过219国道不知名的小湖、腾格里沙漠体会绝妙的大自然在西藏红顶子在青海珠峰。

每一次的旅行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收获。李俊博老师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行万里路更不如阅人无数。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图书馆,每个人都有不一样故事。”通过李俊博老师自身故事的分享更让同学们认识到了旅行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大门。

传授经验 在旅行中思考
李俊博老师以衣、食、住、行四方面为例从思辨的角度为同学们提供制定旅行计划的方法。首先,是穿衣方面,在旅行中得体、舒适的衣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建议要根据目的地的不同选择不同功能的衣服,当然也不能忘记要拍照的衣服!食物方面可以通过当地贴吧、小红书等功能性的软件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餐厅和小吃店。

交通方面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出行的方式,一定要量力而行。变数最大的方面——住宿问题,李俊博老师通过他多年旅行的经验告诫大家,在一段旅行中住的问题直接影响整个旅行的出行直径,各位同学一定要慎重选择啊。在李俊博老师详细的介绍后使得每个同学都对制定旅行计划有了一定的认识。

曾有一段话:“古往今来反以不俗的方式安排自己旅程的人常宣称他们从旅行中得到不可思议的收获,在自尊、自信、平衡与自给自足的能力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他们乐于拥抱在奇妙的时刻或艰难逆境中淬炼出来的坚贞情意;他们变得比较不容易害怕;遇到问题时较能从容应付;在动荡不安的环境里,更懂得随机应变”。通过本期活动,我们从李俊博老师身上看到了他坚韧、自信、睿智和风趣,也懂得了旅行中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旅行中思考,在学习中旅行,趁年轻,带着头脑出发吧,寻找诗和远方,让身体和灵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