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努力,一路奔跑至大学校园,可是又不自觉地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重了几分,面对大部分同学都有“要不要兼职?要不要考证?”等这样的疑惑。箕城书院于11月6日19:00在共享大厅开展“箕城·知事”月旦评第七期活动,创意写作学院的王绍燕老师同大家一起畅所欲言,见证思想碰撞的火花,在思辨中感悟、成长。

精于思美于言 秀于心慧于口
一首优美的歌曲《像我这样的人》结束后,主持人就把还沉浸在歌声中的同学们带入了今天的主题。本次活动分为微辩和评论两大环节,微辩阶段:正反两方就“大学生该不该兼职”展开了激烈辩论。正方提到:“校园的锻炼是有限的,大学生应该兼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做奠基。”但反方坚决反对,认为:“大学生还是学生,而学生的本质就是好好学习,学好专业才有基础适应社会,而且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会有安全风险。”双方辩词旁征博引,逻辑性强且严谨,还不失幽默风趣,不仅引得全场阵阵笑声,更是让王绍燕老师对同学们的辩论刮目相看。

以学心听 以公心辩(一)

以学心听 以公心辩(二)
接下来是同学们的主。主持人随机抽三人就论辩“大学生该不该考证?”发表看法,每个同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且清晰有条理,表述完整且明确。大家一致认为:大学生考证不是一种标榜,各种证书凝聚了同学们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心血,是没有虚度大学四年的证明,更是学习能力的提高。王绍燕老师在对两个环节结束后总结道:“在活动中同学们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值得表扬的,而且表达交流和应变能力都很强,希望每个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更优秀。”同时王老师也就此次主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学生无论是兼职还是考试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激情碰撞 跌宕成长
此次活动在王绍燕老师为每个环节的最佳选手送上小礼物落下了帷幕,相信同学们对兼职有了更加明确的概念,对考证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每个人都有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过完自己一生的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事情,不要盲目追求大众。加油,思辨伴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