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在第18个世界哲学日到来之际,为促进同学们领悟哲学思辨,品味自由理想,通识课教学部与箕城书院于11月22日下午在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第二届“哲学人生”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暨“经典共读·哲思汇聚”读书报告会。200多名师生齐聚一堂,通过共读哲学经典,体验思辨自由。
此次读书报告会评委由通识课教学部刘利、张素英、刘婵、毕芳荣、胡彦彦等五位老师担任。箕城书院综合办主任张彩鹏、书院辅导员王靖、教务处马慧雯、通识课教学部徐佳、李笑晓老师等嘉宾莅临活动现场。哲思在这里汇聚,思辨从这里迸发。

活动伊始,一曲管弦乐合奏《光年之外》正式拉开活动序幕。经过历时半个月的层层选拔,五个小组共计20名选手从近20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晋级第二届“哲学人生”世界哲学日读书报告会决赛暨“经典共读·哲思汇聚”环节。

第一组上场的是“庄自由”队,他们分工明确,将话剧与PPT完美结合,从自然与政治的角度切入《庄子》一书,论述了庄子“逍遥游”的精神追求和自由意识,并援引了庄周梦蝶、庄子拒仕等精彩故事,阐述了庄子对自由理想的理解,“庄自由”队的精彩阐释得到了现场阵阵热烈掌声。随后上场的是“胜利之子”队,他们通过阅读、分析《哲学史讲演录》,与大家共同分享了黑格尔思想中三个层次的自由。进入提问环节时,评委刘婵、毕芳荣老师从“激情与自由的关系”,对同学们正确理解黑格尔的自由观进行了引导并给予了知识上的补充。师生共话经典,齐聚思辨,在一问一答中搭建起思维的大厦。

经过两支队伍的精彩展示后,比赛进入高潮,大学生艺术团为师生们带来了舞蹈“牵丝戏”,参赛者们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放松了片刻。“Team ACE”队的队长代皓方同学,台风稳健、言辞幽默。他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用最直观的方式将一代大哲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娓娓道来,向大家展示了“二律背反”与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把现象界、物自体、经验、先验、超验、自由、信仰等一个又一个艰深晦涩的哲学概念变得亲切可爱、通俗易懂,使大家的头脑受到了一场哲学风暴的洗礼,认识到了康德“为信仰划定地盘”的伟大工作,以及通过把握人的有限性来实现人对理性和自由的卓越追求。

有备而来的“老子”队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将《道德经》做了深刻剖析,以“有个性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为主题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古典哲思别样的魅力。尽管《道德经》通篇未提及“自由”二字,但“老子”队通过阐发“道”与“德”的内涵以及两者间的关系,让在场的每个人对老子的“自由观”有了新的了解,深刻领悟到了“无为”与顺应自然规律间的关系和张力,感受到了什么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后压轴上场的是“自由哲思”队,他们围绕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开篇“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结合章炳麟所说的“天下无纯粹之自由,亦无纯粹之不自由。”论述了公权力是保障个体自由实现的前提以及纽带,介绍了卢梭对“民主”的理解以及“契约精神”的真正内涵,阐述了个体要实现自由需承担的权力与义务。

参赛选手们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完美呈现在决赛现场上,刘婵老师犀利的发问和循循善诱的思维引导;毕芳荣老师耐心的启发和总结;胡彦彦老师分享的有关哲学的书目;以及各位老师对参赛队员的精彩点评,都使得现场的同学们收获满满。


通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老子”队获得此次读书报告会的冠军,“Team ACE”队、“胜利之子”队获得第二名,“自由哲思”队和“庄自由”队获得第三名,来自“Team ACE”队以及“老子”队的报告人代皓方、赵景龙两位同学获得“个人风采奖”。

当大家仍深深沉浸于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苏格拉底之死》的精彩剧情时,本次活动已悄然落下帷幕,无论是剧目表演还是阅读经典后的演讲,都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盛宴。终身学习,追求自由理想;思辨生活,体验哲学乐趣。虽然本次活动圆满结束了,但阅读经典的道路仍在继续。在哲学经典中,追寻思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