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是不同寻常的。大街上没有了往年的热闹非凡,原本应该在红色灯笼映照下的红色中国年,变成了忧郁的蓝色,但我们相信这一切都将会过去,因为三月已来,樱花盛开。
这一切的源头,是因为在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在这片原本祥和的土地开始肆虐,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请战书”纷纷霸屏网络,一群九零后披上铠甲,奔赴战场。有一句话说得好,“他们都只是孩子,只是穿上了防护服,学着前辈的样子,从死神的手里抢人。”来自全国各地一批批的医疗队连夜赶往武汉,这样的行为让人震撼。
杏花书院品牌营销部的伊政阳同学也为这场战役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不仅劝说自己父母取消家庭聚餐,改为线上向亲戚朋友们拜年,并在自己的家乡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成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这场全民战疫,成为“战疫生力军”,为家乡出一份力,也为这场全民战役出一份力,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协助人员的流通,登记来往人员的信息,进行消毒行动,并参与防控疫情的值班工作,积极配合村委会进行防控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相比奔赴武汉的那些白衣天使们,伊政阳同学的志愿者工作轻松多了。但是他依然愿意和这些无名英雄一起,在疫情的后方,做人民的守护者。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同疫情做斗争,尽自己的微薄能力,为家乡做贡献,在同舟共济中让爱心交融传递温暖,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抗争。

在疫情期间,84岁高龄的中国院士终南山爷爷,在提醒大家不要去武汉之后,毅然决然的踏上了通往武汉的高铁,开始了与病魔的较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作为护士的担当,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也就是这样的力量,让我们在战胜疫情的这条道路上更加坚定。这样的中国,是打不败的,因为我们每个志愿者都是一名“战士”。
英国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三月已来,樱花再开,我们终将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终将拨开阴霾,迎来光明。如今确诊人数日益减少,抗疫战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效率,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