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作为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能够引起心灵的共鸣,它与文字不同,气息冲击声带,运用气流和共鸣腔体使声音洪亮有穿透力。这个过程灵活而极富感染力。为扩展同学们关于发声的专业知识,让声音与感情相结合,更加生动地表情达意,10月16日16:00在杏花书院表达力大厅,艺术教育中心于海涛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声音的力量。

首先课堂以“声音的合理运用”为题开始,对于声音,于海涛老师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渠道就是沟通,在沟通的同时,注重说话的语速、节奏之间的配合能让倾听者更加舒服地接受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为了让大家对声音的运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老师让大家起立一起跟读《四声歌》,与文字相结合,再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大家都表示,原来说话也是一门生活的必修课。

然后,老师开始为大家介绍声音的认知器官。正常发声的器官分为三大部分:声音的动力区、声源区、以及调音区。于海涛老师以汽车为例,让大家更加明确地认识声音,每一部分就像汽车的零件,缺一不可。每一个字都有属于自己的正确发音,要想字正腔圆,声音有弹性需要更好的掌握语言技巧,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接下来,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气息的重要性,在上台演讲的时候,如果气息运用不稳定,那么发出来的声音也会受到影响,老师还通过现场演唱歌曲,为大家展示高低音的区别。当于海涛老师为大家介绍共鸣腔体时,以一位同学为例,为大家介绍了身体的不同腔体部位,并提到在面试时灵活运用不同部位的腔体可以给面试官留下自信落落大方的印象。

世界就是声音的世界,风声,水声,鸟叫声这是自然界的私语,是自然界最美的声音;歌声,笑声,读书声,这是我们人类的声音,因为有了声音,我们得以交谈,得以表情达意,得以结交好友,也得以表达自己。用自己的声音去诉说,去感动别人,这就是最“声”动的表达,也是最有魅力的声音,杏花书院与你一起去发声,去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