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创新2.0下中国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10月28日16:00在无边三楼FUN空间进行“互联网+模式下的公益创新与实践创新第五期”活动,活动诚邀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的杨志荣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互联网与公益的事情。

公益事业 与网同行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杨志荣老师首先讲解了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公益创新,什么是公益实践,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与公益的故事,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自己对公益的理解。杨志荣老师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学生们讲解为什么做公益会使人快乐,做公益是为了满足自己哪种方面的需要,讲解了做公益能够给学生们带来的意义。给学生们说明“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含义。

公益事业 创新发展
杨志荣老师指出,公益创新就是是指采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主要问题,采用传统手段创造社会价值而非个人价值,并且结合社会需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创造。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同时互联网将散落在各地的星星点点的分散需求聚拢在一个平台上,形成新的共同的需求,并形成了规模,解决了重聚的价值。所以互联网+公益在时代的进步下就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公益中。

公益创新 温暖社会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与公益慈善日益深度融合,互联网为公众捐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公益慈善正走向大众,成为人们可以身体力行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发展赋予了慈善更多畅想的空间,让公益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互联网+创新的新模式的展开给了同学们更多的机会去向社会传递爱心,传递正能量,让同学们能更好的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共同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公益就是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周围的黑暗,驱逐阴暗的寒冷。”
——参与者 许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