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同学们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用经典哲学中蕴含的幸福观指导生活,12月4日14:00,箕城书院于共享大厅举办第11期哲学与思辨—幸福:颜回之乐·庄子之乐·伊壁鸠鲁学派的幸福观活动,通识课教学部的张素英老师作为主讲,通过比对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让同学们了解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与辩证方法,共同探讨隐藏在哲学中的幸福。

师生互动 追寻幸福
张老师开场的一句“2020你幸福吗?”,令在场所有同学深省。“同学们对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满意吗?是否有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张老师以同学们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为切入点,围绕“幸福的体现方式、重要性以及同学们当下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三方面展开论述,引申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幸福。同学们也积极回应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并提出在学业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张老师针对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呼吁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学会在读书中体会幸福感,感受哲思的魅力。

即问即答 尽享生活
伊壁鸠鲁学派主张:快乐并非专门指物质享受,还包括精神上的快乐,而精神上的快乐要以一定的物质享受为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张老师对此方面的内容展开了拓展,特别选取几个精彩有趣的哲学问题,与同学们深入交流互动,极具感染力的讲解点燃了现场氛围。“柏拉图洞穴理论”“庄周梦蝶”“庄周与鱼”这些有趣的故事,把抽象的哲学理论通过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演绎得简单明了,生动形象,更是让同学们感受到哲学名师的风采和人生智慧。

细致讲解 感悟思辨
张老师通过具体案例,为同学们讲述孔子安贫乐道的幸福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学习上的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情感上的快乐。以庄子全性保真的幸福观:“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警醒世人不要丧失人类的主体性,保持真性情,不要因为物质生活干扰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番讲解后,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期望,李烁同学希望自己的工作清闲,常蕊同学想要在平凡生活中感受美好,张老师也说出自己的小目标,与同学们共勉,鼓励大家积极感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幸福。

拨开表象 探寻真相
契嵩曾说:“大凡辩事,必以理推,必以迹验,而然后议其当否”,师生在共读哲学经典中,深入理解各个学派的幸福观,探讨隐藏在哲学中的幸福。通过本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哲学素养,也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思辨,在思考中获得力量,收获思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