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动态 > 正文

“箕”往开来 朋辈聚焦 与箕城“大家长”来场近距离对话——箕城书院举办院长面对面活动

发布日期:2021-10-18 浏览量:

10月9日10:00,箕城书院于会议室举办院长面对面活动,活动特邀箕城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阎雨教授,在温馨轻松的氛围中畅谈学习与生活、人生理想与世事变迁。想了解北大更多的历史吗?想知道怎样才能从心态和习惯上更好地突破自己吗?想听一听北大教授的奋斗故事嘛?想分析伊朗和埃及文明衰落的原因吗?箕宝带着同学们的好奇来到了活动现场,接下来,就跟箕宝一起走进全新视角的“院长面对面”吧。

“箕”往开来 朋辈聚焦 与箕城“大家长”来场近距离对话——箕城书院举办院长面对面活动“箕”往开来 朋辈聚焦 与箕城“大家长”来场近距离对话——箕城书院举办院长面对面活动

冯晨同学:我们对北大的了解可能更多是从媒体平台上的宣传片以及一些新闻报道中,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您眼里的北大是怎样的吗?

阎院长:说起北大,时间要回到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在孙家鼐的主持下京师大学堂在北京正式成立,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蔡元培是北大历史上的最为著名的一位校长,他任职期间是北大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北大的兼容并包、自由的精神由此形成。他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沈从文等著名学者,同时推行教授治校。而时至今日,在无数优秀前辈的带领下,如今的北京大学依旧保持着兼容并包、自由的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北大是历史悠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的。在座的各位同学,如果有机会来北京的话,欢迎大家来北大走一走,在未名湖前,在博雅塔下,在图书馆里,感受历史沉淀下的北京大学。

“箕”往开来 朋辈聚焦 与箕城“大家长”来场近距离对话——箕城书院举办院长面对面活动

柳雪同学:我觉得自己现在还不够优秀,我想要改变自己,但我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突破,您认为哪些好的心态或者习惯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

阎院长:我认为“保持自我”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要害怕被嘲笑,也不要因为被质疑就不敢迈出脚步,生而为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敢于直面挑战,爱拼才会赢。一个优秀的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制力,而这些背后,离不开习惯的养成。举个例子,你可以现在就严格要求一下你自己,每天坚持5点起床背单词,坚持两个月下来,5点起床就成为了你的习惯。

“箕”往开来 朋辈聚焦 与箕城“大家长”来场近距离对话——箕城书院举办院长面对面活动

乔静茹同学:现在网上有很多的声音,大家很多人都认为“寒门再难出贵子”,那么在您看来,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吗?

阎院长:当今时代,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走的更为艰辛,我自己也是一个从寒门走出来的鲜活例子,原生家庭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不断地去努力完善自己,拼搏努力之后一定能够达到更新的高度。而且,“寒门”在我的理解中,更多是在说思想的“寒门”,思想向上,那么何苦会再出现“难贵子”。

箕宝:刚刚几位同学的问题,更多的是跟学业相关,那我们想了解一下院长您个人的经历,您曾经用15年的时间去游历世界各地,想知道您在15年的时间中,有哪件事或者哪些地方,是让您至今都印象深刻的呢?

阎院长:在我去过的所有地方中,伊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现在一说起伊朗你会想到的是戴着头巾、穿着黑色罩袍的人,会想到滚滚黑黝黝的石油、会想到对抗美国的强硬等,当然喜欢历史的会想到它是曾经的古文明波斯帝国的延续,人们很难想到,就在40年前,伊朗还是个洋溢着自由之风的世俗化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强制不戴头巾,到伊斯兰革命后强制遮住头发,伊朗女性的头巾摘了又戴,戴了又摘,成了国家每一次跌宕的最佳见证。

“箕”往开来 朋辈聚焦 与箕城“大家长”来场近距离对话——箕城书院举办院长面对面活动“箕”往开来 朋辈聚焦 与箕城“大家长”来场近距离对话——箕城书院举办院长面对面活动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如何树立积极的人生心态”,从对“寒门贵子”的讨论到“世界文明”的探究,从人生百态到世事变迁,一个小时三十分钟,时间很短,但内容却很丰富,箕城书院的“大家长”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用自己的魅力引领箕城学子大步向前。“箕”文化,“城”思辨,“书”新知,“院”未来,汇聚力量,大步向前。院长面对面,我们下期活动再见!

(作者:梁 婧 摄影:杨欣煜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