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自由民主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孩子却留守家中与父母相伴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该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们却成为了中国农村的伤心词——“留守儿童”。
爱心是真实的拥抱,将温暖铺满遥远的角落。为了提升青年学子的公益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展现个人风采。11月17日15:00,无边书院发展导师、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郭丽婷老师带领大家于无边书院“职”面空间B展开公益加油站活动,旨在通过手工DIY的方式给予大家超越物质的精神财富,并将这种活力投入到志愿服务中为之努力。


泥塑希望 共筑心中期待
活动伊始,郭老师通过温暖的志愿经历带领同学们了解了志愿服务,也引出了此次公益活动的意义所在,开启了又一次信院青年与志愿服务的对话。接着通过DIY的活动增强学生实践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激发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校园活动为例,公益交流为核心,提升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践行公益活动的主旨与意义。除此之外,以本次DIY活动为切入点拉近与留守儿童的距离,为生活奉献爱心传递温情。



笔绘风景 同心温暖乡村
赤橙黄绿青蓝紫,不仅是彩虹的颜色,也是希望小学的模样,青灰色筑墙,亮黄色点缀。活动期间,在郭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将太空泥捏出了丰富的模样。郭老师提到,通过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到活动所给予的是超越物质的精神财富,然后,在郭老师的建议下同学们拿起画笔,蘸上颜料,开始在帆布包上进行创造。独特的创意,亮眼的图案,白色的帆布包带着“志愿”情结的帆布包挂在留守老人身上,行走在乡间小道定有“心”的色彩。

模刻温馨 多样汇集爱心
奉献爱心,传递温情。活动最后,郭丽婷老师带领大家开启了DIY手工皂的快乐,哆唻A梦、HOLLE KITTY、小白兔、爱心,一个个小朋友喜欢的图案逐渐在模具中成形,同学们带着为特教中心小朋友筹集善款的心: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在活动结束后,郭老师会把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制作的手工DIY与其他物资一并送往韩村小学。除此之外,这次活动在丰富同学们校园生活的,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以可玩性、创造性更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同学们手与心交汇,使温暖在我们之间传递,希望在未来的时光中,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温情在其中绽放。


此次活动,将我们的心意与院系老师交流,大信工王龙老师的认可,更坚定了我们永不放弃。将爱与被爱传递给校园内的工作者:食堂阿姨、宿管阿姨、保卫人员,表示我们的活动温暖大家,期待我们走出校外温暖金谷。

“身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为参加这次公益活动感到骄傲自豪,作为学校里的学生、作为社会里的一员,我们应该学会付出、尊敬、热爱劳动、充满激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以共青团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积极的为大家做出跟多的奉献。”
——经管2101康亦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