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佳肴中品出精深文化,在实践中练就精美厨艺。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开学期间,太行书院积极践行“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开展劳动教育实践,3月起,太行书院通过举办收集归纳、财商培养、旅游攻略设计、制作家乡菜等系列活动,让各位学子共同感受劳动的魅力。制作家乡菜颇受学子们的喜爱,向大家展示健康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同时,发扬了家乡美食文化,助力青年学子领悟劳动价值,习得生活技能,创造美好生活。

烹饪膳食艺术,讲的通俗一点就是烧家常菜谱。烹饪家乡菜,实质上就是回忆家乡的故事回味家的味道。一道菜,要先从洗菜、切菜、配料、装盘等步骤入手,复杂与否,都让我们在过程中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本次活动,有些同学是第一次尝试,从切菜的小心翼翼到下锅的手忙脚乱,再到最后的匆忙装盘,都是一个厨房新人的表现。但是有些同学却已是大厨了,熟练地清洗、处理食材到下锅轻松实现颠勺、翻炒等一系列操作,熟练的动作令人咂舌。同学们运用煎、炒、炖等不同的传统的烹饪方法,经过一番“刀光火影”,从而将腊肉炖豆腐、油泼面、酸菜炖粉条等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家乡菜”呈现于餐桌之上。

“选择做油泼面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想让大家了解一下我的家乡,其次是油泼面是父亲的拿手,自己想挑战一下,也想让父母感受一下女儿的味道。”来自陕西的同学一边介绍着一边进行着她的家乡菜,她将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加入适量酱油和香醋。就这样,一碗令人垂涎三尺的油泼面就做好了,隔着屏幕大家都感受到了浓浓的香气。

同学们分享了菜品的同时,还分享了家人的评价:“卖相不错,继续努力!”一句简单的夸赞是家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最大的肯定。“我看着父母脸上洋溢的笑容,感觉我生涩的厨艺在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后渐渐被抚平了。”一位技艺不精的小厨师如是说,“父母脸上满满的幸福感,突然让我发现了岁月在父母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是还好,因为我似乎在那一瞬间长大了!”

一张张照片都是一个个温馨的画面,一张张笑脸也是一份份鼓励的证明。观看了家乡菜的视频,有同学评论说,和家人吃饭是一种仪式,简单却又温馨,它会让每天的某一时刻变得和其它时刻不同。也有同学说,和家人吃饭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却很温暖,让家人这个代名词有了特别的意义。做饭是一种给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把对家人的爱倾注到每一道菜上。

世间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而简单的饭菜往往是最值得牵挂回味的,充满着人间烟火味。一茶一饭,简简单单,一心一愿,朝朝暮暮,瓶瓶罐罐,听起来就有种朴素的美感,虽然饱含体会生活的艰辛,但更多的则是家人的温暖。在烟火气息中品尽人生百味,从柴米油盐中体验成长和修行!
学生感悟:
这次活动,在经过一番劳动之后我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我深刻感受到了父母在为我和家人做饭时所付出的艰辛。在做完一道菜时,其实内心是满满的成就感,同时参与本次活动后我也感受到了和家人一起“烹制”时家的味道。
——参加者:麻诗敏
当我看到视频中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做一道菜时,看到他们的父母脸上的笑容时,我大概已经知道,他们已经成功了一半。其实这次活动的目的并不只是学会做一道菜,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做菜时感受家人日常,体会他们对我们无私的爱。
——参加者:秦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