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为促进我校青年学子理性消费,无边书院麻雀数据实验室以“谁动了我的支出”为题,调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2021年度消费情况,分析青年学子消费现象及趋势,引领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规划2022年支出,促进大学生理性消费。

分析数据 明晰支出占比
无边书院麻雀数据实验室于3月5日在线上发起调研,收集的近千份问卷中,由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额在500—1200元的占57.14%,1200-1500元的占33.74%,1500-2000的占7.88%,2000元以上的占1.23%。大学生购买商品时主要注重质量、实用性、功能性等。在购物方式上,采用网购的占比95.81%,在周边超市购物的占比71.67%,去附近大型超市的占比31.03%,剩余在集市、临时售卖点、其它方式的分别占比5.91%、8.62%,9.61%。由此可见,网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很高。在网购次数上1-5次的占比54.68%,5-10次的占比34.73%,10次以上的占比9.61%,从不网购的占比0.99%。
通过调查2021年度我校大学生消费情况,发现大学生的主要支出在基本消费(衣、食、住)方面,购物消费占比较大,在购物方面注重实用性的比重加大,看重品牌的较少,网购次数较多。

研讨心理 引领正确消费
消费是内心意愿的一种物质表现。被心理所支配的不恰当消费,消费的失衡性、主导性便成为了值得研讨的话题。
对此,无边书院麻雀数据实验室也做出系列调查。在消费的失衡性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的出生属地。调查显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52.46%,而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22.66%,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24.88%,不同的出生属地对消费状况有较大的影响。针对是否有储存这个习惯,77.83%的大学生都有储存的习惯、22.17%的大学生没有储存的习惯。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地域差异、消费主导成为了青年学子不可避免的消费趋势,除了食品等必要的生活支出外,也应提高书籍等方面的支出。

正确看待 克服盲目心理
对于盲目消费当代大学生应持有“有则改之”的态度。就购物时,15.2%g的大学生认为具有一定的冲动性、3.2%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在他们的日常消费中,对于金钱的掌握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56.65%的大学生在生活费低于500的情况下会抑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只有1.72%的大学生会不顾自己的生活费,凭着喜欢就去买的态度支出。有14.29%的大学生会向以朋友借的方式来获得、4.68%的大学生会用花呗等的借款软件、有92.12%的大学生直接向父母要。对于过度消费的问题上有0.49%的大学生会因为常常过度消费而大量借款于借款平台、7.39%的大学生偶尔存在这一状况。且有6.4%的大学生持着想花就花的态度。0.49%的大学生透支下个月的费用。因此可见,大学生在支出方面还需进一步合理规划,克服盲目的心理。

合理预算 规划2022年度支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首先应培养理财能力将独立理财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其次克服攀比情绪,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 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最后,在不知道该如何控制支出的情况下要学会建立自己的“小账本”,这将是理财“小白”的好办法。尝试记账和预算可以很有效地帮助你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可以避免不理性消费。2021年度的支出分析,希望能够帮到你,更好的规划2022年度支出。